飞捷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学习强国 >

坚持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交流发言材料县人大副主任集合3篇

发布时间:2023-08-24 18:33:01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坚持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交流发言材料县人大副主任集合3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坚持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交流发言材料县人大副主任集合3篇

坚持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交流发言材料县人大副主任3篇

【篇1】坚持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交流发言材料县人大副主任

坚定文化自信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黄 坤 明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基础上,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我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文化建设为实现党和国家事业的历史性变革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建设与党和国家全局工作同步同向、向上向好,取得了全面深刻的巨大成就,发生了具有历史性的深刻变革。日前,中央宣传部常务副部长、中央文明办主任黄坤明就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记者: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是如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谋篇布局的?

  黄坤明: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政治高度,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以高度的文化自信、文化自觉、文化担当,系统规划和全面铺开了新形势下的文化建设。

  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都对文化建设作出重大部署,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中央深改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等多次研究文化建设重大问题。党中央先后印发一系列重要文件,对文化建设作出全面安排、提出明确要求,形成了全面系统、科学完整的工作体系和工作框架。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倾注巨大心血,亲自谋划指导推动,先后召开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和文艺工作座谈会、全国党校工作会议、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等一系列重要会议,出席第十次文代会第九次作代会,会见全国道德模范代表、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先进代表、中国记协第九次理事会代表、全国文明家庭先进代表,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深刻回答了新的历史条件下文化建设中具有方向性、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体现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规律的战略思考和科学把握,是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推进文化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记者:您对过去五年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作何总体评价?

  黄坤明:五年来,广大文化工作者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坚持为党的中心工作服务、为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服务,着力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以文化的自信建设自信的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呈现崭新局面。

  一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更加坚定。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把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的要求,贯穿体现到文化建设的全过程各方面。

  二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创作导向鲜明有力。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生动书写了人民的实践,热情讴歌了人民的业绩,真切抒发了人民的情怀,文化发展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

  三是向上向善的新风正气广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有力彰显,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正在成为人们的自觉追求和行为规范,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进一步提升。

  四是文化体制改革持续深入。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两个效益”相统一的体制机制基本确立,文化领域深化改革的基本框架搭建完成,标准化均等化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益完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和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更加健全。

  五是文化繁荣发展成果丰硕。反映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的精品力作大量涌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创造力,人民群众在精神文化生活中的获得感大大增强,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感召力影响力显著提升。

  记者: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取得了哪些成效?

  黄坤明:宣传思想文化战线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坚持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广大干部群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断增强,全党全社会思想上的团结统一更加巩固。

  一是学习教育持续深化。组织编辑出版《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编写出版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和《读本(2016年版)》,出版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单行本50种、论述摘编13种,为人们提供了权威学习读物。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为重点,以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为抓手,推进党员领导干部思想教育和理论武装。制定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规则,中心组学习更加制度化、规范化。组织开展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重大主题宣传,推出一批重头理论文章、新闻综述、言论评论等,进行全面深入阐释解读。

  二是理论宣传普及深入人心。深入宣传阐释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组织中央宣讲团赴各地宣讲,编写出版理论热点面对面系列通俗理论读物。持续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围绕抗战胜利70周年、建党95周年、长征胜利80周年、建军90周年等重大活动,浓墨重彩开展主题宣传,组织制作播出大型电视纪录片,举办大型文艺晚会,引导广大干部群众从我们党领导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历程中汲取前进力量、坚定必胜信心,汇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强大力量。

  三是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深入开展。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安排部署200多项课题,全国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由7家扩容为15家,遴选支持21所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重点资助39家中央和省部级党报党刊。举办“治国理政论坛”系列理论研讨会,推出一批研究成果。

  四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加快构建。中央出台专门文件,对加快发展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作出全面部署。充分发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示范引导作用,资助各类项目2.5万余项,投入近90亿元。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首批遴选25家单位开展高端智库建设试点。

  记者:在营造良好舆论氛围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

  黄坤明:五年来,全面加强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大力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舆论氛围愈加浓厚。

  一是深入宣传中央大政方针政策,推动全社会思想高度统一、力量更加凝聚。精心组织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会议、重大活动、重要出访等场合的现场报道,全方位多角度宣传讲话精神,全面准确地宣传解读中央的重大判断和决策部署。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发展理念等,组织开展主题宣传。

  二是深入宣传改革发展的巨大成就,激发干部群众振奋精神、鼓舞斗志。深入开展“回顾十二五、展望十三五”主题宣传,组织做好“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等重大战略的宣传。精心组织“砥砺奋进的五年”主题宣传,组织制作播出《将改革进行到底》《法治中国》《大国外交》《巡视利剑》等电视专题片,全面生动地展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伟大实践和巨大成就。

  三是切实加强舆论引导,着力稳定预期、安定人心。建立健全信息发布和政策解读机制,聚焦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主动回应社会关切。做好重大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和舆论引导工作。

  四是媒体融合发展深入推进,网络空间日益清朗。主流舆论阵地巩固壮大,开办一大批网络化、移动化的新型媒体,立体多样的传播矩阵已成规模。推动出台《网络安全法》,网络传播更加规范有序,网络生态更加积极健康。

  记者: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心聚力都有哪些成效?

  黄坤明:五年来,我们牢牢抓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基础工程、铸魂工程,坚持以正确价值导向凝魂聚气、成风化人,坚持贯穿结合融入、落细落小落实,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一是认知认同不断增强。组织中央地方、网上网下等各类媒体开设专题专栏,举办“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创作刊播“图说我们的价值观”公益广告,在全社会叫响“24个字”的核心价值观。

  二是榜样力量充分彰显。集中宣传罗阳、龚全珍、廖俊波、黄大年等全国重大典型,推出万少华、张楠、高宝来等一批 “时代楷模”。评选表彰第四届、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共116人,推出各行各业的“最美人物”,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氛围日益浓厚。

  三是道德实践广泛深入。制定印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行动方案》,组织开展勤劳节俭、孝老爱亲、诚信教育、志愿服务、文明旅游等主题实践活动,广泛开展传承家风家教、弘扬优良校风校训、创新发展乡贤文化。推进学雷锋志愿服务制度化、诚信建设制度化。

  四是核心价值观入法入规有力推进。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的指导意见》,把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体现到法律法规的立改废释之中,体现到市民公约、村规民约、学生守则、团体章程的修订完善之中,贯穿到立法、执法、司法全过程。

  五是文明创建利民惠民。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深化拓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评选表彰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区)34个、文明村镇1159个、文明单位2242个和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300个。

  记者: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

  黄坤明:五年来,党中央从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引领推动文化艺术事业从高原向高峰迈进。

  一是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自觉性主动性显著增强。组织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对全国文艺骨干和管理干部共13万人,分期分批进行培训。广泛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组织动员文艺工作者深入基层单位、社区农村、边远地区,开展采风创作、慰问演出、文化惠民活动。

  二是精品力作大量涌现。深入实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中国当代文学艺术创作工程,完善电影、电视剧、戏曲等重点文艺门类的扶持政策。加强对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现实题材、爱国主义题材作品的创作规划,加大扶持力度,推出一大批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优秀文艺作品。

  三是评价体系导向更加鲜明。实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评论建设工程,成立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拓展新的文艺评论阵地。贯彻落实《关于全国性文艺评奖制度改革的意见》,大幅压缩评奖数量。加强对演出活动和从业者的管理引导,成立文艺工作者职业道德建设委员会。

  记者: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取得了哪些进展?

  黄坤明:五年来,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高度的自觉自信,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

  一是传统文化资源的挖掘整理系统推进。对传统文化资源进行大规模整理梳理,统筹实施中华文化资源普查工程、国家古籍保护工程等15个重点计划项目,组织编纂《复兴文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百部经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等。

  二是传统文化精粹得到传承光大。制定出台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实施京剧“像音像”工程、地方戏曲振兴计划,加大对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

  三是传统文化呈现新样式、焕发新活力。摄制播出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三季180集,推出《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成语大会》等一大批广受欢迎的电视节目。实施中华传统节日振兴工程,深入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

  记者:文化改革发展都有哪些进展成效?

  黄坤明: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两个效益”相统一作为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原则。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确定的104项文化体制改革任务,目前已完成99项,其余5项正按计划推进,一批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举措取得重大突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一是具有四梁八柱性质的文化体制改革任务基本完成。制定出台国有文化企业两个效益相统一、新闻单位采编播人事制度、文化市场综合执法等70个有关改革文件。加快文化立法步伐,相继出台3部法律和1个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制定修订19个行政法规,出台一系列部门规章。完善文化宏观管理体制,完成中央和省级新闻出版广电机构整合,理顺内外宣体制和互联网管理体制。建立健全有文化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完善配套文化经济政策。

  二是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推动出台《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加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大力推进基层设施资源的共建共享,实现“一站式”服务。大力开展文化扶贫,按照“七个一”的标准,即每村一个文化活动广场、一个文化活动室、一个简易戏台、一个宣传栏、一套文化器材、一套广播器材、一套体育设施,完成“百县万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工程。实施贫困地区民族自治县、边境县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覆盖工程。

  三是文化产业保持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2016年,文化产业增加值从2012年的1.81万亿元提高到3.03万亿元,占GDP比重从3.48%提高到4.07%。文化市场主体不断壮大,全国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数量超过322万户。文化产业发展增加了文化产品供给,促进了文化市场繁荣,有力带动了文化消费。推动出台《电影产业促进法》,电影票房从2012年的170亿元增长到2016年的493亿元,国产电影票房过亿的从21部增长到45部。电视剧生产量2016年达到334部1.5万集,平均每天40集左右,产量连年稳居世界第一。图书出版从2012年的41.4万种、79.3亿册,增长到2016年的49.9万种、90.4亿册,总收入从723.5亿元增加到832.3亿元。

  记者:这几年国家文化软实力发生了哪些积极变化?

  黄坤明:党中央把加快中华文化走出去作为一项重大战略,制定印发一系列指导性文件,部署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和对外话语体系建设,国家文化软实力明显提升。

  一是国际传播能力不断增强。整合中央媒体外宣资源,高起点、高标准打造外宣旗舰媒体,中国国际电视台今年初成功开播,目前开设英、法、西、俄、阿和纪录国际6个频道,在168个国家和地区落地。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等在海外的传播力影响力显著提升。加强同国外主流媒体和新闻界的交流合作,形成一系列常态化交流合作机制。

  二是对外文化交流更加丰富、不断拓展。完善政府间人文交流机制,与157个国家签署文化合作协定。实施中国当代作品翻译工程、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丝绸之路影视桥、丝路书香等重点工程。2013年以来“感知中国”累计在22个国家或国际组织举办近30场活动;
2016年“欢乐春节”在全球140个国家和地区举办2100多项文化活动。

  三是对外文化贸易持续扩大。在国际贸易普遍低迷的背景下,我国文化产品和服务进出口总额一直保持千亿规模,2016年达到1142亿美元,图书版权输出和引进品种比例从2012年的1∶2.1提高到2016年的1∶1.55。一批优秀的中国图书、影视剧走出国门、热销海外。2017年第十三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实质性成交2241亿元,比2012年增长56.5%。

【篇2】坚持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交流发言材料县人大副主任

学习总结: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召开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等系列重要会议,习近平同志发表重要讲话,就文化建设和意识形态领域的许多方向性、根本性、全局性问题作出部署。五年来,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巩固和发展了主流意识形态,主旋律更响亮,正能量更强劲,阵地意识明显提升。《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集中反映了习近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思想,对于全党深刻认识新形势下文化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坚定文化自信,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中华文化繁荣昌盛

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习近平同志站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高度,深刻阐述了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坚定文化自信。文化体现的是深层次的精神追求和坚守。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不但要有坚定的道路、理论、制度自信,而且要有坚定的文化自信。

坚定文化自信,离不开对中华民族历史的认知和运用。在每一个历史时期,中华民族都留下了无数不朽作品。中华民族创造的成就是如此辉煌,中华民族素有文化自信的气度,我们应该为此感到无比自豪,也应该为此感到无比自信。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只有大力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才能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我们走自己的路才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

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人类社会的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的每一次升华,无不伴随着文化的历史性进步。一个没有精神力量的民族难以自立自强,一项没有文化支撑的事业难以持续长久。现在我们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越来越近,文化的作用、精神的力量,愈加凸显。

习近平同志指出:实现中国梦,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均衡发展、相互促进的结果,是两个文明比翼双飞的发展过程。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改革创新始终是鞭策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永远朝气蓬勃迈向未来。他强调: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要锲而不舍、一以贯之抓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前进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力量、丰润的道德滋养。

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必须抓好文化建设。人类社会与动物界的最大区别就是人是有精神需求的。“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让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不断迈上新台阶,成为我们党领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任务。

中华文明历来把人的精神生活纳入人生和社会理想之中。中华民族的先人们早就向往人们物质生活充实无忧、道德境界充分升华的大同世界。习近平同志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必须抓好经济社会建设,增加社会的物质财富;
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就必须抓好文化建设,增加社会的精神文化财富。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篇3】坚持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交流发言材料县人大副主任

作风建设大讨论发言稿安全文化建设交流发言材料

  一、抓好行为规范养成,扎实推进行为文化建设习惯的养成有一个历炼的过程,特别是从不标准、不规范的行为到遵章守纪的转变,更需要一种强制的力量.

  为此,以外部驱动为着力点,强化管理帮助职工养成正确的安全行为.

  (一)坚持抓好教育,通过提升素质规范职工行为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近年来,随着机械化的快速发展,作业方式、工艺组织等发生了较大改变,我们绝大多数职工还是用传统的炮采炮掘思维观念被动适应.比如说我们的爬综工作面,经常会遇到采高变矮,割煤机过不了,我们的职工甚至班组长都是让割煤机硬行通过,他们根本不知道这样做的后果.

  但是这不能全部怪我们的职工,因为我们在培训时根本就没有讲过这个问题,更没有讲过遇此情况如何正确处理.所以今年我们转变培训方略,从全面培训转为务实培训,根据生产变化需要,及时调整培训内容.

  主要加强对职工进行岗位作业标准、作业程序、作业要求、应变能力和预防预控能力的培训,并严格达标考核,做到上岗者安全知识和技能必须符合岗位要求,不合格者一律不上岗.特别是在新规章出台、新设备上马前,我们采取及时办班,邀请有经验的工人师傅讲课,采取理论培训与现场培训相结合的方式,解决工学矛盾和现场急需,确保职工的作业行为有章可循.

  (二)坚持严格考核,督促职工不碰制度的红线管理学上有一个强化定律:即你奖励什么就可以得到什么,惩罚什么就可以避免什么.我们根据实际,重新完善了各个工种和岗位的行为规范,由安监处制定了《井下职工不规范行为管理办法》,对职工井下各种安全行为作出具体规范,包括入井前休息、下井着装、工具携带、出井洗澡等十大方面共计64条,明确了职工该做什么、必须做到什么程度、没有做到应该.

  受到什么样的处罚.

  凡发生不规范行为,将给予50-300元的处罚.基层队每天对职工的行为规范、工作质量严格考核,月底汇总公示,并与每个人的月底工资挂钩.

  同时职工的行为规范列入月度明星班组、优秀员工、优秀班组长评选的否决条件,以制度的刚性督促班组加强管理,督促职工规范作业行为.

  (三)以手指口述为载体,规范作业现场行为去年,我们手指口述工作定义为起步阶段,在全矿对进行广泛宣传,提练手指口述内容,全员学习过关,采取重点单位示范,逐步全面推广.

  今年,我们就在全矿各岗位全面推广运用,严格考核.一是将手指口述列为一班三调内容.

  每个班组进班到达工作地点后,由当班值班队干带头并监督职工手指口述,安全确认完毕向调度室汇报,方可开班作业.二是加大手指口述现场监督检查力度.

  我们给生产技术口管理人员下达抽查职工手指口述的指标,对抽查不合格者要现场指导帮教,并给予处罚,促进手指口述在现场规范应用.三是发挥广大管理人员、党员、团员和群监员模范作用,现场带头手指口述,带头监督手指口述.

  (四)依靠科技手段,使职工作业行为处于受控状态人是具有惰性的,往往习惯于方便行事,这也是许多职工简化作业程序、违反规章制度的主要原因.为此,我们运用科技手段,对现场作业进行适时监控.

  今年以来,我们运用人员定位系统加强了对瓦检员、管理人员的跟踪监控,杜绝了他们不到指定的工作地点等不规范行为.我们还给区队配备了录音系统,监督班前会是否进行安全宣誓、学习案例,是否按规定程序召开.

  同时,我们给管理人员下达反三违、查处不规范行为和现场抽查职工手指口述指标,严格行为督查,强化现场执行.

  (五)丰富行为规范教育方式,提高职工安全行为意识依靠外力驱动,固然是督促职工改变陋习,养成良好行为和习惯的前提和基础,但为了使行为理念内化于心,我们坚持用好载体、选树典型,引导职工自觉践行让标准成为习惯,让习惯符合标准的行为理念.

  为了使标准化作业成为职工的自觉行动,并达到习惯成自然的境界,在宣传上大力倡导坚持标准是确保安全的根本、

  第一次就做好、

  第一次就做对、规范行为反三违,手指口述保安全等观点,通过组织安全事故案例学习讲演和安全事故案例小品巡演到区队等方式,让职工深刻吸取不规范行为导致的安全事故教训,让职工随时头脑清醒,警钟长鸣;
在内容上,各队组织标准化作业现场演练,组织管理人员对现场不规范行为予以指正规范.同时,我们每月在基层区人开展以零违章、零受伤为主要内容的明星班组竞赛活动和以本人、身边工友零违章、零受伤的优秀班组长、优秀员工竞赛活动,对获得明星班组的每一个班员奖励100元,对获得优秀班组长和优秀员工的分别奖励300元、200元,这样不仅促使职工增强安全意识,规范行为,同时也增强了每一个职工的集体荣誉感,提高了主动性和积极性去搞好互助保安,监督身边的每位工友规范作业.

  二、强化视觉听觉硬件系统建设,创新安全处显文化建设新载体

  (一)强化视觉系统建设,营造浓厚的安全氛围.安全视觉系统建设就是要从人的心理、生理特征出发,将生产过程中的各要素和管理措施以视觉化的文字、符号、色彩、图形等形式,在生产系统的各个作业现场的适当位置组织、实施,通过视觉元素传递管理信息,规范员工安全行为、传播安全知识、补充安全硬件系统,达到安全管理的目的.

  今年我矿在安全文化灯箱全面覆盖井下主运输大巷的基础上,重点按照安全色标准,在井下规范推行安全色,对井下管线、设备、环境等进行分类,确定适合的颜色类别,整体统筹规划井下安全标识类型,提高安全标识的统一性、标准性;
对井下巷道分布、避灾路线、安全提示等制作带夜光反射功能的标志牌,强烈的视觉冲击,增强了员工的心理约束,使遵章守纪成为员工的一种安全习惯.在地面建立以调度楼为中心,向工业广场、文化长廊、员工澡堂和井口为辐射的安全文化视觉识别系统,及时将上级方针政策、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办法,向广大员工进行传播教育.

  今年6月,我们在调度楼前建立了统一的黑板报宣传陆地,8个区队和4个部门每月更新安全宣传阵地,形成强势的视觉文化,达到凡是在员工上下井的必经地,都有针对性、实用性强的安全宣传牌板、标语,处处可看到安全信息、安全提醒语等,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把安全理念宣贯到每一名员工心中.并依托区队会议室和班前会议室,悬挂安全宣传标语,设立安全最优最差员工、全家福等专栏,使员工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强烈的安全文化氛围,受到安全理念的熏陶,达到了教育与美化、感官与心理的完整体现.

  (二)创新听觉系统建设,创造温馨的安全环境.今年我们在听觉系统建设方面最大的创新就是安装了井下广播,在职工澡堂—井口检身站—副井—井底车场—主运输石门,这一条线人员最集中的必经之路上通过语音播放系统渗透安全文化.

  井下广播采取每月定期录制,每天三班定时播放的方式向进出井职工宣传安全文化.井下广播节目共分七大版块:一是上月安全工作情况总结和本月安全工作重点,让职工对全矿井的安全工作情况和工作布置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二是光荣榜和曝光台,宣传月度明星班组、明星班组长和职工等先进集体和个人的事迹,通报批评上月三违受伤人员和安全管理上存在问题被处罚的单位和个人,形成后进变先进,先进更先进的良好氛围;
三是要闻回顾,大力公司各项政策和发展成绩,看到企业的光明前景,振奋精神,坚定信心;
四是学安全,播放安全知识教育光盘,让职工在上下班途中轻松的学到安全知识;
五是听安全,播放煤矿典型安全事故和我们身边的事故,对照镜子自我检查,时刻敲响安全警钟;
六是我想对你说,通过安全家书征集活动,选择性的播放职工的安全家书,让职工时刻牢记自己肩头载荷着多少殷殷的嘱托,背上烙印着多少滚烫的目光,让亲情感化职工心灵,用亲情促使职工主动搞好安全.

  我们很多职工还希望能把广播延伸到碛头、工作面以及泵房、配电所等重点岗位上,因为他们认为:通过广播不仅能听到安全信息和安全知识,而且能听到阵阵悠扬的音乐,带来美的享受,在这种环境下工作,能调节他们的心理情绪,内心里生出一种一定要安全生产的感觉,要平平安安回家.

推荐访问:大副 文化 强国 坚持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交流发言材料县人大副主任集合3篇 坚持文化自信 建设文化强国交流发言材料县人大副主任 坚定文化自信 建设文化强国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