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捷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关于中国县域高质量发展报告版(范本4篇)

发布时间:2023-08-28 08:11:01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中国县域高质量发展报告版(范本4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关于中国县域高质量发展报告版(范本4篇)

中国县域高质量发展报告2023版4篇

中国县域高质量发展报告2023版篇1

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在路上

作者:曹月佳[1];

作者机构:;

来源:新理财:政府理财

年:2019

卷:000

期:004

页码:P.43-45

页数:3

中图分类:F127

正文语种:CHI

关键词:县域经济;服务业

摘要:我国县域面积占国土总面积超90%,人口占全国人口超80%。作为我国基本的行政单位,县域经济发展关乎着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质量与高度。2002年,党的“十六大”首次提出县域经济概念:“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综合效益。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壮大县域经济。”彼时,对县域经济概念的提出,既是肯定了县域经济的重要地位,也说明认识到县域发展对于国家整体发展的重要性。但当时对于发展县域经济的认识仅局限于对农业领域的发展,并未对县域整体经济发展有着更高的目标与更深入的思考。

中国县域高质量发展报告2023版篇2


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三篇 县城经济调研报告

在本次学习考察过程中,我感受到对于一个城市的发展必须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坚持高...一、必须以实体经济为支点,推动高质量发展 一是要凝心聚力狠抓项目建设。下面是本站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
坚持新思想引领 践行新发展理念 全面加快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九大作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大判断,也指出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和路径,对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近年来,※县坚持以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央、省市系列决策部署,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治污染、防风险、惠民生工作,推动县域经济保持持续健康发展。工作实践中,我也越来越深刻认识到,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一项长期、复杂、艰苦的系统性工程和历史性任务,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必须坚持新发展理念,走好正确发展路径,必须正视发展中存在问题,加快补齐短板。


一、对照高质量发展,短板差距在哪里?
当前,我县正处在转型发展的攻关期、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历史性窗口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还很突出。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1.经济总量不够大。全县GDP、财政总收入两项核心指标 20XX年分别完成
,全市占比相对较低,占全市比重为 %、 %,人均生产总值
元,人均财政收入为,均低于全市、全省平均水平,经济总量比较小。

2.产业结构仍然偏重。20XX年三次产业的比重为 :

,与全省 :

和全市 :

比较,产业化程度低,产业结构还处于中低端,工业占比较重,规上工业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仅
%,规上工业增加值为
%,低于全市、全省平均水平,经济发展质量不高。

3.财税收支日益矛盾。20XX年全部财政收入和公共预算收入分别为
元,分别增长4%和8.5%,分别低于全市
个百分点,较20XX年、20XX年分别减少 %
%,增收难度越来越大。财政支出为
元,分别较20XX年、20XX年增长
%
%,刚性支出越来越多。

4.居民收入水平较低。20XX年,我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元,分别是全省 元的 %和全市 元的 %;农民人均纯收入 元,分别是全省 元的 %和全市 元的 %。居民人均纯收入构成中,工资性收入占比为
,低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

5.发展环境还不够优。通过放管服改革,审批办事效率较以往有了明显提升,但与先进地区相比还有不小差距,还没有真正达到最多跑一次要求。教育、医疗、文化等整体配套水平不够高,对人才的吸引力不强,不少企业面临人才引得来、留不住的难题。


二、深入剖析,阻碍高质量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一是从思想理念上看,新思想、新理念掌握不深,运用不够。新发展理念是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是关系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正在颠覆式的改变着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正在根本性的改造和提升传统经济发展模式。部分干部及企业对新思想、新理念学习不够深入,掌握不够深刻,把握不够准确,导致适应新形势下经济发展的认知力、行动力不强,跟不上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步伐。

二是从财税收入上看,财税结构不优,税源不足。财税收入的 %主要靠钢铁、建材、煤化工等传统支柱企业,%主要依靠天铁、龙电、金隅水泥、电力公司等国有企业,且近年来几大支柱企业税收断崖式下滑、传统产业经营困难加剧,全县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家,到目前为止有半停产企业家,停产企业 家。由于新上项目质量效益不够高,有的正处于建设阶段,未能形成有效税收,新增税源跟不上。税收占比低,20XX年税收占比为
%,低于全市平均水平。

三是从产业结构上看,新旧动能转换不够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慢,产业层次低、经营规模小、链条不长、竞争力不足等问题普遍存在。全县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完成4.3亿元,占全市比重为2.2%;战略性新兴产业发育不足,近年来虽然引进新上了一批项目,但能够支撑县域经济转型发展的大项目、好项目少,高科技、高附加值、高税收、能够带动群众就业的项目还不够多;三产服务也发展整体质量不高,主要靠旅游带动,商贸物流、餐饮服务业等占比较低,仅为 %。

四是从投入产出上看,有效投资效率不高。亩均效益低问题较为突出, 20XX年全县建设用地亩均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分别为 万元、 万元和万元,规上工业亩均税收为 万元,与全市平均水平均有不小差距。固定资产投资中,高耗能行业投资44亿元,同比增长62.9%,其中非金属矿物质品、黑色金属冶炼及延压加工业,分别增长79.6%、70.7%,经济增长对能源资源消耗的依赖度比较高。

五是从实体经济上看,民营经济短板突出。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20XX年末全县民营经济数量达到 户,实现增加值 亿元, 占地区生产总值的 %;实缴税金 亿元,税收贡献率达 %,其中民营工业企业共 家,仅占民营企业总数的 ,主要集中在冶金、建材、煤化工、电力、化工、机械加工及铸造等行业,大多结构单一、投资规模小、经营粗放,存在基础弱、低起点、低科技含量、低附加值的一弱三低状态。

六是从动力动能上看,创新发展能力不足。20XX年末全县高新技术企业 家,全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完成1.5亿元,下降17.3%,增速居全市第17位。从制造业看,我县工业企业多数起点低、研发设计水平低、关键产品无知识产权、无品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弱,研发投入偏低, 20XX年规上工业研发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仅 %,低于全市、全省平均水平。

三、坚持新思想引领,高质量发展路径怎么走? 重点在六个方面持续用力,精准发力,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以效益提升质量,以质量带动总量,全面加快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步伐。


(一)坚持新思想引领,校准高质量发展航向。对※县而言,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以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书记总书记对河北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认真践行新发展理念要求,始终以新思想、新理念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要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更大功夫,领导干部带头学、深入学,深刻掌握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精髓,准确理解新发展理念的深刻内涵,在学习中坚定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在学中干、干中学,善于用新发展理念分析研判形势,以战略思维和辩证思维谋划推进发展,真正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行动,不断提升驾驭全局、发展经济和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和水平。


(二)聚焦科技创新驱动,释放高质量发展动力。书记总书记指出,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对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而言,科技创新同样重要,要鼓励企业加强自主创新,完善企业技术创新组织。围绕※县特色、优势领域,引导企业在自主知识产权、研发投入、创新平台和团队建设等方面加大力度,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强化主体培育,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壮大,实施定向帮扶、精准服务,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量质齐升,到2020全县认定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600家。拓展与先进地区技术、人才、投资等方面的合作渠道,促成一批科研平台、科技型企业、科技成果、孵化器管理团队和产业创新团队落户※县。


(三)联动三产协调发展,优化高质量发展结构。书记总书记强调: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把重点放在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上,把实体经济做强做优。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聚焦产业发展,以做优做强特色产业为核心,促进县域经济特色化、特色经济产业化、产业经济集群化;以提升园区能级为支撑,促进园区发展绿色化、智慧化、全产业链化;以壮大骨干企业为重点,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民营经济,培育若干兴县立县的大企业、特色突出的小企业;以引进实施重大项目为途径,做大做强实体经济,加快构建布局合理、主业突出、竞争力强的县域现代化产业体系。重点打造好高端智能装备和新材料2个特色产业集群,全力争创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县,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到2020年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为10:43:47。

(四)突出生态绿色主题,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书记总书记指出,要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我们要以书记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上项目、建企业要严把环保关,坚决杜绝高污染、高耗能项目,突出※县生态环境优势,围绕大健康、节能环保等高新产业,引进和培育一批规模大、水平高、成长性好的领军企业,大力发展生态产业、绿色产业。重点围绕河北洲信、科工智能装备、健研智能充电桩、中油高盛新材料等现有优势新兴产业建链补链强链,促进优势资源、产业关联性较高的企业加速集聚,加快形成爆发式增长点,建成一批绿色可持续发展的优势产业集群,坚决走好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之路。

(五)扩大对外开放水平,激发高质量发展活力。党的十大八大以来,以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一系列重大开放战略,形成了一系列关于对外开放的重要思想,为我国扩大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指明了前进方向,也为推进中国高质量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加快县域经济高质量经济发展,需要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力度,需要进一步优化对外开放环境。具体到※县来讲,一方面要狠抓招商引资,扩大有效投资,重点瞄准新材料及高端智能装备制造、生物制药及大健康、食品及轻工业三大产业开展精准招商,围绕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政策链、资金链,力争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兴县立县的大项目好项目。另一方面要大力优化营商环境,聚焦更多人气商气,持续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三深化三提升活动,大力营造市场化法制化便利化营商环境,为群众和企业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六)提高全民共享红利,确保高质量发展成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质量发展的本质是以人民为中心,是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生活。针对当前存在的居民收入不高的问题,在加快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不断扩大群众就业、增加居民收入。要下大力气做好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培育壮大新产业、新动能,培育壮大市场主体,促进经济稳定增长、提供完善的公共就业服务,引进新上更多带动就业性强的项目,为广大劳动者提供更多高质量的就业岗位和机会。此外,还要在政策制度创新、优化营商环境上下功夫,搭建创业创新平台,完善创业创新体系,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向纵深发展,让全民共享高质量发展红利。


关于加快争创县域经济发展强县的思考
郡县治则天下安,县域强则国家强。县域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层次,只有县域经济得到更好发展,国家经济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人民群众才能安居乐业。为此,就加快争创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强县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经济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一)发展基础 1.综合实力日益增强 从反映综合发展水平的地区生产总值(GDP)来看,近几年,我区经济总量规模不断扩大,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2.城乡建设加速推进 近年来,启动了最大范围的城市修复、最大体量的城市改造、最大规模的城市会战,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城乡公交、城乡供水、医疗卫生、治安联防、环境整治五个一体化基本实现全覆盖,城乡统筹发展快步前进。


3.民生福祉显著提升 2013 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 24412 元、9842 元,至 202X 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 38231 元、 17370 元,分别增长 8.8、9.4。202X 年,31 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全面退出、12820 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在全省率先实现全域基本脱贫。


4.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近年来,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书记总书记两山理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强力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八大战役,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提高。


(二)竞争优势 今年 2 月,省委省政府印发了《省县域经济发展考核办法》 (以下简称《考核办法》),考核范围为全省 183 个县,划分为四大类别县,即城市主城区 33 个、重点开发区县 57 个、农产品主产区县 35 个、重点生态功能区县 58 个,我区作为城市主城区考核评价。考核统一设置经济发展、城乡发展、民生改善、生态环境、风险防控 5 个方面 24 项指标。根据主体功能区定位,差异化设置各类区指标权重,城市主城区中经济发展 52 分、城乡发展 13 分、民生改善 15 分、生态环境 15 分、风险防控 5 分。


202X 年,我区县域经济考核总分数 82.227 分(其中,经济 发展 41.0139 分、城乡发展 11.262 分、民生改善 13.2955 分、生态环境 12.943 分、风险防控 3.7126 分),成功评选为全省县域经济发展进步县。根据收集到的33个城市主城区公布的12项、23 个具体考核指标数据,经综合对比分析,我区县域经济发展具有以下优势:

1.经济发展势头良好 从纵向对比来看,我区 GDP 增速呈逐年增长趋势,且均高于全国、高于全省。从横向对比来看,在 33 个主城区中,我区 GDP
增速为 9.5,位列第 6,且从增速指标来看,我区大部分指标均位居前列。根据《考核办法》,各项总量和增速的指标中,总量占 40 权重,增速占 60 权重看,增速指标较好有利于考核得分。


2.综合实力基础厚实 民生改善方面,我区属优势得分项。城乡发展方面,在全省县域经济发展考核中城乡发展得分 11.262 分,换算成百分制为86.63 分,其中,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 2.7 个百分点,排位第一。生态环境方面,在全省县域经济发展考核中生态环境得分12.943 分,换算成百分制为 86.29 分,比我区最终得分 82.227分高 4.063 分,也属于优势得分项。


3.反向约束比较优势 全省县域经济强化了考核约束,设置了脱贫攻坚、安全生产附件考核指标,实行一票否决制。安全生产方面,近年来,紧盯安全生产不放松,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全面加强隐患排查整治,全区未发生一起较大及以上安全生产事故,四项指数均在控制指标范围内,安全生产总体形势持续稳定向好。脱贫攻坚方面,所有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发生率为零。所以,在考核约束上,总体形势较为乐观。


(三)存在问题 1.发展步子不大,不能满足争创全省县域经济强县的快速 步伐 (1)经济总量不大
在目前收集到的 33 个城市主城区公布的 12 项、涉及总量的11 个指标中,我区无任何指标排位前 8,且大多数涉及总量的指标排在 11-20 位区间,缺乏竞争力。


(2)增长速度不快 我区地区生产总值(GDP)增速为 9.5,与综合考核前 4 的城市主城区比较,落后增速第一 0.5 个百分点,尚不能满足争创县域经济发展强县的快速步伐。


(3)发展质量不优 我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 GDP 的比重仅为 4.4,在 33 个主城区中排名第 16 位,与比重最高的差了 5.3 个百分点;税收收 入占比 56.07,居主城区第 30 位,在综合考核前 8 的城市主城区中排位最后。


2.产业支撑不强,不能满足争创县域经济强县的加快发展 (1)产业结构不优 三次产业结构比为 5.8:45.1:49.1,是三二一结构,呈 现倒金字塔结构,这种结构条件下的经济增长含金量 不高。


(2)主力支撑不强 主要经济支撑为二产、三产双轮驱动,缺少大企业、大集团,全区没有纳税上亿元的企业,纳税上千万元的企业也仅仅只有 45 家,产业支撑力比较弱。


(3)新旧动能转换不快
一方面,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慢,产业层次低、经营规模小、竞争力不足等问题普遍存在;二方面,战略性新兴产业发育不足,近年来虽然新引进了一批项目,但能够支撑县域经济转型发展的大项目、好项目少,高科技、高附加值、高税收、能够带动群众就业的项目还不够多;三方面,三产服务业发展整体质量不高,以老旧商品为主的传统商贸业占比高,市场前景好、科技含量高的现代商贸产业在区内发展规模有限、比重较低。


3.要素瓶颈突出,不能满足争创县域经济强县的发展需求 (1)资金保障压力大 我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17.80 亿元,增速 11.2,增速位列 主城区第 6 位,加之进入债务还本付息阶段,财政资金压力将进一步加大。


(2)土地瓶颈日益趋紧 目前,现有耕地 36 万亩,其中基本农田 28.7 万亩、占比79.7,可供使用的土地资源十分紧缺,只能依靠实施挂钩项目和购买挂钩指标来解决项目用地问题。


(3)发展环境还不够优 近年来,通过深入实施放管服改革,进一步放宽民营企业住所限制,落实工商注册便利化,但与先进地区相比还有不小差距,还没有真正达到最多跑一次要求。同时,教育、医疗、文化等整体配套水平不够高,对人才的吸引力不强,不少企业面临人才引得来、留不住的难题。


二、争创县域经济强县的路径选择 (一)总体目标 着力建成主城功能核心区、高端产业聚集区、宜居宜业示范区,全面提升我区经济综合实力和整体竞争力,实现经济发展、城乡建设、民生改善、生态环境、风险防控等方面指标迈进全省 33 个城市主城区前列,成功创建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强县。


(二)实施路径 一要壮大总量。


争创县域经济发展强县,根本目的在增强经济综合实力、壮大经济总量,必须以经济总量做支撑、做基础。具体来看,就是力争 2021 年突破 550 亿元,2023 年突破 650 亿元。


二要提升增速。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
在全省县域经济发展考核中,各项总量和增速指标分别占40、60 的权重,增速指标尤为重要。目前,要想争创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强县,就只能发挥增速优势,以较高的增长速度提升比较优势。具体来看,就是要力争地区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在 9.5 以上。


三是优化结构。


书记总书记强调: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把重点放在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上,把实体经济做强做优。要争创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强县,必须按照产业兴区、工业强区的核心战略,把工业作为富民强区的重中之重,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不断
做强优势产业、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三)具体抓手 重点在三个方面持续用力、精准发力,全面加快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1.大力实施产业提升行动,做强县域经济发展支撑力 (1)高端引领发展新型工业 坚持集聚发展、集约发展、集群发展的原则,按照1+3的高端产业布局,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强化规模效应、推动工业升级,打造都市工业核心增长极。1:即创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按照以升促建的原则,加快建平台、强实体、优保障,加快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拓展升级,不断扩大园区服务力、吸引力和承载力,力争到 2022 年,建成园区核心区面积30 平方公里、入驻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 50 家以上、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突破 500 亿元,成功创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3:即大力实施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三大百亿产业生产基地培育工程,充分发挥现有产业比较优势,加快打造以鑫达、泰鑫为龙头的百亿级新材料产业集群,以华讯方舟、和泰光纤为骨干的百亿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以中科九微、重汽为示范的百亿级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力争到 2022 年,全区工业年产值突破 600 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年均保持在11.5 以上。


(2)放大优势发展现代服务业 坚持促集群、抓高端、出特色的思路,按照退二进三退批进零退低进高原则,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着力构建一核、一极、五圈、多街区的空间布局,推动现代商贸业发展格局进一步优化升级,力争社消零总额年均增速在 12.7 以上,到 2022 年,总额突破 400 亿元。一核:即以打造川东北商业核心为目标。一极:即加快形成以楼宇经济和总部经济为突破的增长极,依托绿地智慧城、泰合青年城、恒河金融街、欧香智慧小镇等平台载体,加快填充智能制造、文化创意、电子商务、金融服务、总部经济等业态,推动楼宇经济实现新突破。五圈:即重振五星商圈、做大XX商圈、做强南门坝商圈、激活高铁商圈、打造清泉坝商圈,形成协调联动的高端消费中心,打造一批集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为一体的商业圈,建成 5 个百亿级城市商圈。同时,加快推进市政新区城市综合体、舞凤山片区综合体、欢乐购物世界、奥宇望和啤酒小镇等商业综合体。多街区:即按照南充的宽窄巷太古里的标准,加快打造北湖风景街、西巷文化商业街、XX凉粉文化创意园、清泉寺特色文化小镇等特色街区,形成一街一品的多元消费模式。


(3)立足特色发展现代农业 抢抓乡村振兴的战略机遇,编制1+6+3乡村振兴总体规划。按照建基地、延链条、创品牌的思路,加快培育乡村产业新优势,形成一区、三线、多园的产业发展格局。一区:

即打造全省农旅融合示范区。按照以农促旅、以旅兴农的产业融合发展路径,坚持农业打底、旅游增收的思路,延伸农业发展链条,重点加快推进西河生态旅游示范区规划和建设,提档升级七坪寨花好月圆、黄伞坝嘉陵江景、桂花湖湿地公园等,着力打造美丽、繁荣、富裕的新乡村。三带:即以嘉陵江为轴,打造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带,打造锦绣田园、青山湖等为核心的嘉陵江山水田园休闲农业旅游线路;以西河为轴,打造西河片区民俗体验农业示范带,打造以七坪寨、四方寨、元池坝等为核心的城市后花园;以潆新线为轴,打造高效品牌农业示范带,推动雨田藤椒等特色农产品实现产地初加工,力争到 2022 年,农产品初加工、精加工企业分别达到 6 家、3 家以上,新增三品一标农产品 30 个以上。多园:即建设多个产业园区,在沿江动线提档升级蔬菜产业基地 3 万亩,在田园西线建成特色观赏和药用花卉林木示范基地 1 万亩,在潆新线建成以晚熟柑橘为主的特色水果基地 3 万亩,建成优质商品粮油 5 万亩,力争到2022 年,建成 25 个以上现代农业产业融合示范园,创建省级示范园 1 个。


2.大力实施城乡融合发展行动,激发县域经济发展内生力 (1)提升城市品质,增强承载能力 城市是县域经济发的基础。争创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强县,必须坚持主城核心、首善标准的基本原则,围绕建设双百(100 平方公里建成区、100 万常住人口)城区的发展目标,按
照总体思路,坚持三线齐发的城市建设发展格局,进一步拓展城市空间、优化老城功能、提升城市形象,着力提高城市发展持续性、宜居性。拉伸新区骨架做加法,围绕 56 平方公里城北新区规划、46 平方公里产业新城规划、30 平方公里田园西河规划,沿山水田园西线、现代产业中线、现代都市东线三条轴线,大力推动顺仪、顺西嘉、顺蓬营干线公路建设,加快实施潆华大道、金融大道和滨江大道北延线建设,打通城市向北交通动脉。力争到 2022 年,城区总人口超 100 万人,城镇化率达到85 以上。双修旧城做减法,坚持一区一品、一路一景,大力实施风貌整治和光彩亮化工程,有序推进棚户区改造项目,分批实施背街小巷修缮整治,实现城市道路交通微循环更加畅通,全力提升城市品位。完善功能做乘法,不断加强公共停车场、污水处理厂、地下管网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配套完善社区便民服务中心、文体活动中心、城乡农贸市场、休闲广场等服务设施,进一步推动城市综合承载能力、要素集聚能力和科学管理能力不断增强。


(2)打造特色小镇,做强乡镇支撑 从我国的实践看,沿海发达县市近十几年来小城镇发展很快,形成了一个个密集的城镇群,不仅促进了城乡一体化发展,而且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增强了县域经济的竞争力。因此,要扎实推进百镇建设行动,借助乡镇区域规划调整的战略机遇,真正把城镇做大、做强、做美。要科学规划、适度建设,要
依托自然、历史和人文资源富集等优势,按照统一规划、适度超前、统筹兼顾的原则,围绕城镇布局、结构规划、功能定位等,科学编制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 6 镇 1 乡规划,留足发展空间。要区域协同、特色发展,按照不同的资源禀赋和地理位置,围绕有基础、有特色、有潜力的产业,坚持产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的原则,按照一镇一业一镇一品的要求,有序建设一批特色集镇,着力把李家镇打造为商贸小镇、芦溪镇打造为康养小镇、搬罾镇打造为文化小镇、共兴镇打造为工业小镇。


(3)提升公共服务,加强城乡统筹 坚持以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为目标,完善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体制机制,加快公共服务向城镇和农村覆盖,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城乡交通一体化,加快构建交通内循环网,大力推进农村道路硬化,对现有的县道升级改造,建设覆盖城乡、方便快捷的公交客运网络,逐步实现城乡公共体系有效衔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大力推进城乡公交、集中供水、医疗卫生、治安联防、环境整治五个一体化,构建覆盖城乡、功能完善、分布合理、管理有效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全民化。


3.大力实施生态环境保护行动,增强县域经济发展竞争力 (1)筑牢生态保护屏障 坚定不移践行两山理论,按照远离红线、筑牢防线、
守住底线要求,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全力构筑生态安全屏障。统一空间规划确定红线,合理确定城镇空间、农业空间、生态空间,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建立有序的国土开发保护格局;促进城市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发展规划与生态环境规划等多规合一,构建生态环境管控体系。实施三大行动筑牢防线,深入推进绿色山川、绿色产业、绿色城镇三大行动,扎实推进嘉陵江绿色走廊建设,大力实施沿江护岸林建设、森林植被修复、森林质量精准提升、滨河景观带建设、农田林网建设、道路绿化建设、绿色家园建设等重点项目,为建设山清水秀美丽打下坚实基础。改善环境质量守住底线,坚决打好污染防治八大战役,持续巩固环保督察、禁养区养殖场关闭、非法采砂场取缔三大成果。力争到 2020 年,空气优良天数达到 300 天以上,城市集中式生活饮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 100,污水、垃圾处理率分别达到 90、95 以上,农村户用厕所普及达到 100。


(2)建立绿色发展机制 积极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坚决走好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之路。做强绿色主导产业,不断壮大精品农业、转型升级工业、提升旅游服务业,着力推动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积极引进和培育一批规模大、水平高、成长性好的领军企业,建成一批绿色可持续发展的优势产业集群,确保万元 GDP 能耗年均降低 1。倡导绿色生活理念,倡导简约适度、
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发展绿色产业,积极推广绿色建筑、绿色建材和被动式、装配式建筑,推动低碳社区发展,鼓励绿色消费,提倡绿色出行,形成绿色永续发展的生活环境。建好绿色美丽家园,大力实施人居环境提升工程,开展农村垃圾治理、污水处理和厕所改造三大革命,大力实施家园美化、道路硬化、村庄绿化等村容村貌提升工程,奋力建设令人闻者向往、来者依恋、居者自豪的宜居宜业示范区。


(3)争创天府旅游名县 紧扣全域旅游发展,统筹都市旅游、乡村旅游两大板块,科学布局一核一带三区,全面构建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一体的文旅大融合、大发展新格局。大力实施文旅发展1568战略,充分释放文旅发展经济活力,实现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力争到 2020 年入围全省天府旅游名县,年实现旅游收入 130 亿元、游客接待量达到 1200 万人次;到 2022 年成功创建天府旅游名县,实现旅游收入 185 亿元、游客接待量达到 1600 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年增速 20 以上、游客接待量翻番。5:即紧扣全域旅游发展,统筹都市旅游、乡村旅游两大板块,科学布局一核一带三区,建设以三国文化为主体的旅游发展核、以嘉陵江文化为主线的生态旅游带、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传承示范区、以丝绸文化为主调的展销展演区、以乡村文化为主导的观光度假区;6:即大力推进三国文化城、嘉陵江生态旅游大走廊、红色文化主题公园、工业遗址文创园、田园西河生态旅游综合体、世界
木偶主题公园六大项目;8:实施文旅特色镇村培育、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利用、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文艺精品创作展演、文旅活动品牌培塑、文旅发展主体培育、文旅融合创新、文旅服务体质八大工程。


三、争创县域经济强县的保障措施 (一)争取政策保障 争创全省县域经济强县,还面临许多机制体制等诸多壁垒,必须积极向中省市争取政策、资金、土地等方面支持。


一是在项目布局上争取支持。


紧紧围绕全省一干多支发展战略和市委155发展战 略,向省市争取更多的大企业、大集团、大项目投向,建新城区、建高铁站、建国家级高新区,成为名副其实的主城功能核心区、高端产业聚集区、宜居宜业示范区。


二是在扶持政策上争取支持。


积极加强与省市的沟通汇报,建议市上在财政、土地指标等方面优先考虑,给予更多的支持;借力市区体制调整改革,将更多的人权、事权、财权下放,让底子更硬、底气更足。


三是在优化统计上争取支持。


比如,恳请市上将经开区 GDP 纳入统计范围,帮助做大、做强、做优。


(二)做实要素保障 一是拓展资金来源。


积极创新投融资机制,统筹实施好 PPP 项目,通过土地生、银行贷、社会引、向上争等多渠道筹措资金。支持顺投集团开展实质性经营活动,不断强化资金保障。


二是强化用地保障。


从用地情况来看,省市下达我区 2015 年-2020 年的用地指标总量为 7620 亩,已使用 7283 亩,仅剩 337 亩,地指标十分紧缺。要破解土地要素瓶颈,全力向上争取用地指标,加大土地增减挂钩项目实施力度,进一步加大土地整理、盘活土地资源、规范项目用地,全面做好闲置用地清理,加快推进低效用地收储。


三是做实人才保障。


要提高人才项目的保障水平,力争引进和培养一批高层次人才。围绕高精尖缺招引人才,重点引进法律、规划、城建等方面的专业性人才,为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三)强化激励引导 一是加大考核奖惩。


可参考省、市县域经济考核办法,建立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的县域经济发展分类考核指标体系和争先进位的激励方法。


二是严格督查落实。


通过对联系领导、责任人员、时间进度、成效结果的考核,确保任务交办到人、责任落实到人,结果反馈到人,加强对责任目标动态监督和督促检查。


三是强化正面激励。


加强县域经济监测考评结果运用,对在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中贡献突出、成效明显的单位和个人,区委区政府进行表彰奖励。同时,成绩明显的个人,不单是在年终要给予奖励,在干部任用考核、提拔重用上也要重点倾斜,特别是要重用在产业发展、项目建设一线奋战的干部。


改革创新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我区坚持以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十一届三次、四次和市委六届九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建成主城功能核心区、高端产业聚集区、宜居宜业示范区和争创全省县域经济强县的发展定位,以改革创新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区域经济综合实力位居全省第14 位,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


经济实力持续增强。


202X 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突破 400 亿元大关,增长 9.5, 实现 4 年来的最高增速,固定资产投资 290.7 亿元,一般公共 预算收入 17.8 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245 亿元,保持了全
省第一方阵的领先优势。


城市建设持续加快。


滨江大道、XX大道、玉带路等 14 条城市干道综合改造全 面完成,火车站片区、果城路育英路等沿线 34 万平方米的立面改造全新亮相,实施了建区以来最大范围的城市修复、最大体量的城市改造、最大规模的城市会战。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推动了五星商圈、南门坝商圈、XX商圈业态升级,推进了中科九微、华讯方舟等重大产业项目加快建设,工业集中区成功创建成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三次产业结构比调整为5.8:45.1:49.1。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全面落实河长制,强力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八大战役,中省环保督察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率超过 97,区域水体、 土壤、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 301 天、增 长 4.2,森林覆盖率达到 26.9,饮用水源地水质实现全达标。


民生福祉持续提高。


启动 14 个教育项目建设,建成五星中学、青龙山学校等新 学校 5 所,高中北部新城校区完成规划选址,电影技术学院全面启动建设,市中医医院成功创建成三级甲等医院,区人民医院改扩建等项目加快推进,民生事业得到长足发展。


回顾县域经济发展历程,我们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始终坚持加快科学发展、加快城乡建设,促进民生改善、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路径,把改革思维和创新意识贯穿工作始终,以改革添活力、以创新促发展,着力在撬动社会资本、做强产业支撑、推进城乡共融、优化发展环境、健全机制体制等方面深入实施改革创新,充分释放动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
一、在撬动资本上改革创新 (一)推行 PPP 运作模式。


我区实施的城市主干道改造提升等 6 个 PPP 项目,区本级财政出资 2.1 亿元,撬动社会资本 80.5 亿元。今年,我区还将实施滨江大道延长线、金融大道延长线等 PPP 项目,预计将撬动社会资本约 16 亿元。


(二)组建国有融资平台。


对区属国有企业、国有资产进行全面整合,组建总资产 120亿元、信用评级 AA 级的顺投集团公司,棚改融资 50 多亿元,非公开定向融资6亿元,其他通过项目和流动资金融资10多亿元,用于支持棚户区改造等重点项目建设。目前我区正在积极筹建顺发集团公司,筹建成功后将进一步增强我区国有企业实体化运行和融资能力。


(三)设立产业发展基金。


采取政府或指定企业与招引企业共同设立产业发展基金模式,解决项目资金短缺问题。目前拟与北京奥宇望和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共同发起成立投资 4 亿元的精酿啤酒产业发展基金,
全力助推项目加快建设。


二、在做强产业上改革创新 构建产业发展政策扶持体系。


出台楼宇经济、总部经济、重大商业综合体等一系列扶持政策,相继吸引仁和春天购物广场、1227 购物广场、尚品时代广场等商业综合体入驻发展,泰合中心、绿地智慧城两大总部 楼宇初具规模。


创建省级高新技术园区。


成功创建省级潆华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依托省级平台的吸纳能力,已招引中国重汽、鑫达新材料、和泰光纤、中科九微、华讯方舟等一批高端产业项目入驻,基本形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技术三大主导产业。


搭建政企合资共建桥梁。


对部分有市场前景的科技型项目,通过区属国有企业入股,解决其资金短缺问题,支持其发展壮大。目前,入股的德尔博睿公司,累计实现销售收入 1.6 亿,名列南充市 IT 类民营企业首位,并于成功上市新三板。


三、在城乡共融上改革创新 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


开通城乡幸福公交专线 8 条,普通群众出行票价在现行班车票价基础上下浮 50,持证残疾人、现役军人、70 岁以上老人和婴幼儿免费乘坐,学生半价乘坐。已惠及 15 个乡镇(街道)、16
万群众,预计明年将实现全域覆盖。


推进集中供水一体化。


采取政府投资+社会投入模式,实现城乡饮用水同城、同网、同质、同价。目前,已初步完成桂花湖、嘉陵江、顺(庆)西(充)三大片区农村集中供水工程和农村管网配套建设,基本达到预期目标。


推进医疗卫生一体化。


全区所有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与市中心医院、区人民医院等 5 所医院建立了医疗联合体,签订了双向转诊协议,基本实现优质医疗资源城乡共享。


推进治安联防一体化。


创新1+4工作思路,从做强基层派出所,打击整治、群防群治、矛盾排调、科技防范等方面发力,初步构建起从城区到农村、局部到整体的治安防控工作格局。


推进环境整治一体化。


聚焦城区、乡镇、村道路等重点区域,探索城乡环境治理一体化规划设计、一体化管理体系、一体化运营机制,构建起一根管子接到底、一把扫帚扫到底、一家公司运到底的治理格局。


四、在优化环境上改革创新 提升行政审批效率。


按照两集中、两到位要求,所有行权事项全部入驻政务大厅,基本实现进一扇门、办一揽子事。积极对接全省一体
化政务服务平台,建立完善政务公众号和指尖政务服务区,实现预约、预审、查询等服务项目向线上延伸,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优化项目服务机制。


建立重大项目服务保障机制,为每一个落地的重大项目落实一名区级领导、一套服务班子、一名经理人员,提供保姆式、贴心式、全程式服务,助推项目尽早投产达效。


创新维稳专班机制。


紧扣关键节点、重要时段、重点活动,成立专项工作指挥部,集中统一调度信访维稳、扫黑除恶等专项行动,得到公安部点赞推广,进一步促进了我区社会和谐稳定,提振了投资者信心。


五、在体制机制上改革创新 推进关键领域改革。


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证照分离、商事制度改革步伐,实现三十八证合一。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完善了区乡财政管理体制,实行财政预算绩效管理。深化农业农村改革,积极探索推进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


持续扩大对外开放。


积极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着力围绕融入成渝经济区发展,制定出台了工业企业、特色农业、大专院校、重大商业综合体、总部经济发展等招引政策,全面参与省市重大招商活动,全力跟
进战略产业、知名企业和引爆项目,202X 年新签约项目达 34 个、协议总投资超过 460 亿元。


强化人才要素支撑。


创新推出育英工程,积极与XX医学院、XX师范大学合作,采取订单式合作模式,跟踪培养医疗、教育等行业人才近200 余人。出台果城菁英人才计划创新人才引进政策,深入实施嘉陵江英才工程,引进从事新材料、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等专家团队 3 个、硕士博士近 20 余人,形成了高端人才加速流入的洼地效应。

中国县域高质量发展报告2023版篇3

  报告是一种公文格式,专指陈述调查本身或由调查得出的结论,可以是机关对其内部调查的结果,也可以是由独立的研究人员进行调查的结果,其使用范围很广,报告的风格与结构因应各个机构的惯例而有所不同。下面是本站为大家整理的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调研的报告,供大家参考。

  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调研的报告

  关于在全省开展县域经济调研的通知下发后,定西市、县区高度重视,采取多种形式认真组织开展调研。现将定西市七县区县域经济发展总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十一五”时期全市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和特点

  定西地处甘肃中部,全市总面积033万平方公里,辖1区6县,有119个乡镇,2个街道办事处,户籍总人口 300多万。总耕地面积770万亩,农民人均3亩。全市地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西秦岭交汇地带,大致分为黄土丘陵沟壑、高寒阴湿两个

  自然类型区。黄土丘陵沟壑区为中温带半干旱区,包括安定区、通渭县、陇西县、临洮县和渭源县北部,约占全市总面积的60%;高寒阴湿区为南温带半湿润区,包括漳县、岷县和渭源县南部,约占全市总面积的40%。全市海拔1420— 3941米,年降水量350—600毫米,年平均气温7℃,无霜期109-162天。全市6县1区全部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定西是甘肃典型的传统农业大市、人口大市和贫困大市。“十一五”时期,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四抓三支撑”总体工作思路和“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的区域发展战略,按照兴农强工、做大城镇、扩充总量、提升水平的总体要求,坚定不移地走工业引领、产业支撑、城镇带动、协调发展的县域经济发展新路子,取得了重大阶段性成就。目前全市县域经济总体呈现基础夯实、产业提升、蓄势转型、整体推进、加快发展的新特征。

  ——发展思路更加清晰。“十一五”期间,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深化对市情及各县区情的认识,努力完善和拓展县域经济发展思路。2006年,我们在坚持以往“三个顺应”(顺应天时、遵循自然规律,顺应市场、遵循经济规律,顺应时代、遵循科学规律)等重大工作指导原则的基础上,针对各县区特色优势产业开发已有一定基础,但工业薄弱、城镇规模小的实际,适时作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加快工作方式转变和工作重心转移的决策部署,推动经济发展从偏重传统农业向大力发展工业和现代农业转变,从偏重农村经济发展向城乡统筹发展转变,从偏重投资拉动向投资和消费拉动并重转变,从偏重经济发展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转变。2008年以来,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在认真吸纳历届班子探索实践成果的基础上,逐步总结形成了以 “兴农强工、做大城镇、扩充总量、提升水平”和精心打造中国“两都”(中国薯都、中国药都)、弘扬三苦精神(领导苦抓、部门苦帮、群众苦干)、建设四大基地(特色优势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有色冶金加工基地、水电矿产开发基地、劳务输转基地)、实施五大工程(民生工程、生态工程、科技工程、人才工程、党建工程)”为主要内容的总体工作要求和发展思路,坚定不移地走“工业引领、产业支撑、城镇带动、协调发展”的路子。同时,不失时机筹备召开全市工业发展大会,鲜明提出并组织实施 “工业发展十大行动计划”,制定下发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推动科学发展意见,推进“工业强市”战略取得实质性进展,促使经济结构调整向纵深发展。2009年,我们围绕贯彻落实省委区域发展战略,又作出了“在中心带动上抓机遇,在组团发展上求突破,在整体推进上下功夫”的具体部署。2010年,我们适时举办全市领导干部读书研讨班,重点围绕贯彻落实国办《意见》和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科学谋划“十二五”发展,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讨交流,明确提出了跨越式发展的总目标。实践证明,这些思路部署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不仅切合定西实际,也与省委提出的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目标任务相吻合,在实践中将会继续发挥重要指导作用。

  ——基础条件持续改善。“十一五”期间,全市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下功夫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96亿元,是“十五”期间的88倍,其中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04亿元,是“十五”期间的27倍,重点建成了一批交通、水利、生态及城乡公用设施骨干项目。建成高速公路4条267公里,公路网密度由 “十五”末的12公里/百平方公里提高到47公里/百平方公里,119个乡镇均通等级公路,35%的建制村通了油路。实施退耕还林等生态工程82万亩,新修梯田91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775平方公里,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到33 %,森林覆盖率提高到15%。

  ——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十一五”以来,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综合经济实力大幅提升,主要经济指标持续实现两位数增长,并位居全省前列。2010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1502亿元,比“十五”末翻了一番多,年均增长96%;人均生产总值5304元,年均增长125%。固定资产投资1998亿元,比“十五”末增长5倍,年均增长40.8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32亿元,年均增长126%。大口径财政收入159亿元,比“十五”末净增94亿元,年均增长292%;财政支出90.72亿元,年均增长371%。金融机构存款余额2668亿元、贷款余额146亿元,年均分别增长209%、20.67%。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411841调整为312544,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7%、31%、52%。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472亿元,年均增长8%;农业生产粮经比由2005年的86∶14调整为2010年的78∶22;夏秋比由64∶36调整为22∶78。大力推进工业强市战略,工业发展“十大行动计划”顺利实施,初步形成了以有色冶金、精盐化工、电能开发、装备制造、农产品加工、现代制药、矿产开发、建筑建材等为主的8 大产业集群,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317亿元,增长15%;工业对财政的贡献率由84%提高166%。第三产业增加值613亿元,年均增长129%。非公有制经济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37%,财政收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由5%提高到71%,经济发展质量明显提高。

  ——特优产业加快发展。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发展以马铃薯和中药材为主的特色优势产业,以全膜双垄沟播为主的旱作高效农业,以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为主的设施农业,以母畜扩群、规模养殖、草畜转化为主的草食畜牧业,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2010年,马铃薯、中医药两个省级循环经济产业园挂牌成立,“中国薯都”、“中国药都”建设取得重要进展,马铃薯、中医药、草畜等特色优势产业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44%,农民人均从特色优势产业中获得纯收入1672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0%以上。“十一五”以来,全市推广发展以全膜双垄沟播为主的旱作农业482万亩,增产粮食536万吨,其中2010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186万吨,比“十五”末增加213万吨,增长311%;新建日光温室1781亩、塑料大棚3902亩,设施农业累计达到12万亩;全市标准化养殖小区、规模养殖户累计分别达到263个和4万多户,规模化养殖比“十五”末增长20%,岷县、安定、陇西县被列入全省牛羊养殖大县。

  ——城镇建设强势推进。坚持把城镇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途径,加快城镇体系建设步伐,初步形成了市区—县城—重点城镇—建制镇四级城镇体系。结合新旧城区建设,五年完成城建投资112亿元,是“十五”期间的3倍。其中市区完成投资41亿元、年均增长4倍。城镇建成区面积由“十五”末的136平方公里增加到155平方公里,城镇化率提高到15%。市区旧城改造加快推进,新区道路框架基本形成,城市综合管理进一步加强。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教育、科技、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稳步发展,高中阶段入学率70.13%,每千人拥有病床卫生技术人员09张,每千人拥有数06人。建成了一大批乡镇文化站、农家书屋。大力实施科技项目,获得国家专利117件。先后组建成立马铃薯、中药材等6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优势作物品种选育等17个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创新取得明显进步。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分别达到90.35%、90.5%。大型现代秦剧《百合花开》荣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人民生活显著提高。坚持财政支出向改善民生倾斜,近五年全市财政用于民生改善方面的支出达65亿元,是“十五”期间9倍。多方筹资306亿元,为群众办实事53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98%和95%。城乡低保覆盖面分别提高到12%和13%,保障人数分别达到69万人和546万人。新增城镇就业6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5年的6510元增加到10790元、年均增长10.6%,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670元增加到2702元、年均增长10.1%。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70.96亿元,比“十五”末净增100.5亿元。

  ——扶贫开发卓有成效。进入新世纪以来,我们认真贯彻国家和省上关于“一体两翼”的扶贫开发战略部署,坚持不懈推进连片整流域开发,着力加快全市扶贫开发进程。2001年以来,共下达国家和省上各类扶贫资金145亿元;贫困人口由2000年底的90.2万人下降到2010年的419万人,占农业人口的123%;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0年的1268元增加到2702元,比2005年的1670元增加了1032元,年均增长10.1%。同时坚持扶贫开发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五年来共为新农村建设试点投入扶贫专项资金5143万元,有效加快了试点县乡村的扶贫开发步伐。

  二、当前制约我市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

  “十一五”期间我市县域经济虽然得到了较快发展,但仍面临着自然条件差、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结构不合理、贫困比重大等突出矛盾和问题,亟需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研究解决、着力破解。

  一是自然条件酷劣,基础条件薄弱。干旱、雹洪、沙尘、霜冻等自然灾害频繁。全市农村还有1310个行政村不通油路,占行政村总数的72%, 2082个自然村不通农用车;农网改造覆盖面仅为80%,比全省平均水平低6个百分点。2010年底,还有136万人饮水不安全。全市山大沟深,水土流失严重,山川地之比94:6,需要治理改造的坡耕地尚有400万亩,有未退耕坡耕地300万亩、宜林荒山荒坡220万亩,亟待治理的水土流失面积4000多平方公里,从根本上改变落后面貌还需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

  二是经济总量小,自我发展能力低。2010年全市生产总量、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大口径财政收入分别占全省的4 %、53 %、74%、89%和82 %。人均GDP分别为全省和全国的 34%和 187 %,人均财政收入为全省和全国的128 %和7%。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全省和全国的88%、547%和79%、465 %。城乡收入比4:1,投资比7:1,消费比4:1,城乡二元结构特征较为明显。

  三是资源相对匮乏,开发前景不容乐观。全市农副产品资源丰富,且具有一定比较优势,同时水电和劳动力资源相对充裕,黄金、盐岩、石灰岩、红柱石、花岗岩等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具有一定储量,但由于开发不足,对经济贡献较小;风、光、煤、气、油等资源极度稀缺,不具备工业开采价值。水资源严重短缺,人均占有水资源不足540立方米,仅为全省的、全国的1/4;耕地亩均占有水资源200立方米,仅为全省的1/3、全国的1/10。

  四是产业层次低下,结构调整难度较大。全市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411841调整为312544,一产高出全省17个百分点,二产低于全省24个百分点,三产略高于全省水平。三产内部结构相对单一。一产中种植业占72%,产业化经营水平低,加工转化能力弱,产业链条较短,转型升级的任务十分艰巨。二产是典型的以能源、原材料为主的重工业,三产中工资刚性支出占比较高,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很不发达。总体看,一产竞争力不强,二产规模较小,三产活力不强,财政自供率仅为8%,比全省低11个百分点。

  五是投资规模小,与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不相适应。全市投资规模小,人均水平低,2010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仅占全省的74%,人均固定资产投资仅占全省的50.9 %。且投资结构不合理,政府投资项目和基础设施项目居多,而社会投资项目和生产经营性项目较少。政府投资大多数为基础设施和公益性建设项目,外商和民间资本主要倾向于房地产和服务行业。

  六是社会事业滞后,保障水平较低。由于财力短缺,全市社会事业投入明显不足,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缓慢,保障能力十分有限,就业压力不断增大,尤其是人力资源开发严重不足,专业技术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全市每万人拥有大专以上学历人数95人,人均受教育程度3年,相当于全省2004年的水平,就业培训率仅为20%,城乡低保覆盖面分别为12%和13%。

  七是贫困人口比重大,扶贫攻坚任务繁重。由于扶持资金投入不足,“十一五”期间国家投入定西的扶贫资金总量为57亿元,按照贫困人口108万人计算,人均年扶持强度为79元,扶贫资金投入标准较低,建设资金缺口很大,一些基础设施项目无法实施或标准很低,严重制约着经济社会发展。今年全市共识别出低收入人口1004万人,占全市农业总人口的463%,高出全国383个百分点、全省293个百分点。每年还有125万人因灾返贫,返贫率在7—30%之间。

  综上所述,目前定西依然是全省乃至全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加大扶贫攻坚力度,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仍然是全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战略任务。特别是扩充经济总量、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任务还十分艰巨。“十二五”时期,仍然是定西夯实基础、产业提升、蓄势转型、整体推进、加快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的关键时期。我们一定要抢抓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和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等重大政策机遇,以实现跨越式发展为目标,以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为主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探索走出一条工业引领、产业支撑、城镇带动、协调发展的县域经济发展之路。

  三、推进全市县域经济发展的做法、经验和模式

  “十一五”时期全市县域经济发展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和所经历的重要实践,不仅为“十二五”和今后更长一个时期的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也提供了成功经验和模式。

  (一)坚持在解放思想中不断创新发展思路。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探索符合实际的发展途径,是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十一五”期间,各县区坚持从实际出发,不断理清发展思路,走各具特色的县域经济发展路子。安定区提出建设“全国最大的县区级马铃薯脱毒种薯扩繁、商品薯标准化种植、精深加工、仓储四大基地”目标,按照打造“中国薯都”核心地的定位, 加快省级马铃薯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大力提升马铃薯产业发展水平;通渭县充分发挥耕地面积大、人均占有耕地居全市首位的优势,利用大面积推广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的机遇,加快发展以牛、羊为主的草食畜牧业,努力建设全省草畜产业大县。陇西县提出“打造‘一都两中心’(中国药都、陇中现代物流中心和世界李氏中心)目标,按照打造“中国药都”核心地的定位,加快建设省级中医药循环经济产业园,大力提升中药材产业的发展水平;渭源县利用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和资源优势,全力推进打造“中国马铃薯良种第一县、甘肃生态文化旅游名县、全国绿色肉食品生产基地”进程; 临洮县发挥临近兰州的优势,着力打造“全省最大的农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花木生产基地、宜居休闲度假基地和兰白都市圈内最具潜力的工业聚集发展平台”;漳县提出“打造中国新型建材基地、西北盐业重镇和陇上生态旅游胜地”目标;岷县提出“打造甘肃南部以道地药材生产、商贸重镇和旅游避暑胜地为特色的经济强县”目标。今后,我们要不断深化对市、县区情的认识,主动在全国和区域发展大局中寻找发展定位,大力拓展发展思路,大胆探索走出一条贫困地区科学发展之路。

  (二)坚持在抓项目中拉动经济快速增长。抓项目是解决贫困地区资金制约因素、加快发展的最有效抓手。我市自身财力严重短缺,是典型的项目带动型和投资拉动型经济。“十一五”时期,全市上下抢抓国家“保增长、调结构、扩内需”等政策机遇,进一步健全完善项目争取实施机制,每年年初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带领各部门负责同志,集中时间专门赴省进京汇报衔接项目,取得良好成效。五年来共争取国家和省上预算内投资145亿元,是“十五”期间的88倍,年均增长40.81%;全市固定资产投资逐年大幅提升,年均增长 40.81%,比“十五”末翻了两番多,年均拉动GDP增长7个百分点。仅2010年一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998亿元,比“十五”期间5年累计投资还多672亿元。实践证明,投资拉动仍然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十二五”时期,我们要坚持以水利、交通、城镇建设等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为重点,进一步加大项目和投资规模,努力夯实发展基础,改善发展条件,增强发展后劲。

  (三)坚持在经济结构调整中努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十一五”各县区产业发展情况看,我市各县区经济属典型的农业主导型经济,即使是工业基础较好的陇西县,其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25%,仍为工业有所起步的农业型县域经济。经济结构不合理一直是制约我市发展的主要症结。必须坚持把产业结构调整作为关键环节,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来促进整个经济结构调整,从而加快资源转化步伐,使资源优势真正转化为经济优势。一是发挥农产品资源优势,不断探索农业产业化为主的专业化基地型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定西特色农产品资源比较丰富,是甘肃重要的特色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全市马铃薯种植面积达350万亩、总产达530万吨,分别占全省的37%%和42%,是全国三大马铃薯主产区之一。中药材种植面积100万亩以上,位列全国地级市第一,占全省的近一半、全国的8%左右;总产量达13万吨,占全省的40%、全国的76%。肉类总产5万吨,居全省第三位。马铃薯、中药材、畜草三大产业,已成为农民增收、新兴工业发展的重要支柱。目前,全市农民收入75%来自特色优势产业,工业增加值和税收约20%来自农副产品加工。为此,我们紧紧围绕建设甘肃重要的特色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目标,全力推进打造“中国两都”和建设全省草畜大市进程,加快产业战略性升级。在马铃薯上,加快建设以安定为核心地的省级马铃薯循环经济产业园(马铃薯贸工农一体化试验示范区),实现马铃薯产业“种植—加工—交易—物流—研发”的集群化发展,把定西建设成为全国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商品薯生产、精深加工、仓储基地,以及马铃薯物流集散、技术研发、价格形成、信息发布、产品宣传展示中心;在中医药产业上,加快建设以陇西为核心地的省级中医药循环经济产业园,打造集中药农业、中药工业、中药商业以及休闲、保健等产业为一体的现代化中医药产业集群,把定西建成全国重要的中药材药源基地、饮片加工基地、中医药加工和现代制药基地、中药材现代物流集散地、大宗中药材价格形成中心、现(期)货交易市场和中医药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在草畜产业上,利用大面积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机遇,坚持以沼气建设为纽带,支持规模养殖和分户养殖共同发展,推动草畜产业尽快做大最强,加快走出一条“种草养畜—沼气肥田—种粮增收”的生态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二是发挥交通区位优势,不断探索以服务中心城市为主的城郊服务型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定西距兰州仅1小时的车程,不论从区位优势、交通条件,还是从信息通讯、资源互补性等方面,都具备接受兰白经济圈辐射带动的现实基础条件。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中心带动”区域发展战略和建设“兰白都市经济圈”的决策部署,定西充分发挥毗邻兰州、交通便捷的优势,以市级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兰州高新区临洮中铺循环经济产业园区为节点,通过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加快发展现代物流服务业等,主动融入兰白都市经济圈,在服务省会城市中加快自身发展,努力将我市建成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兰州及周边地区肉蛋奶禽蔬等鲜活农副产品供应基地和我省中部地区现代物流业的重要枢纽。同时联手构建定西、兰州、天水一体化的旅游运作机制,着力打造绿色生态、黄土文化风情、红色旅游线,促进旅游业加快发展,切实把旅游业作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来培育。

  (四)坚持在发展壮大二三产业中大力推进城镇建设。

“十一五”期间,各县区都把发展工业作为强县富民的根本措施来抓,深入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坚持在发展壮大二三产业中大力推进城镇建设,形成了以工促农、城乡联动的良性发展格局。我市城镇化率年均提高0.65个百分点,带动城镇税收以11%的速度增长,城镇消费需求年均增长15个百分点。2010年全市城镇化率仅为15%,比全省和全国分别低20.1和35个百分点。为此,我们坚持把加快城镇化进程作为扩大内需、促进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的战略重点,紧紧围绕打造“五宜”城市目标,扎实有序推进城镇建设。坚持旧城改造和新城建设同步进行,城镇建设与开发区和园区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高起点规划建设和管理城市,不断提升综合承载和辐射带动功能。特别把加快二、产业发展作为推进城镇建设的重点来抓,充分发挥二、三产业在促进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在第二产业上,按照突出重大项目,壮大骨干企业,孵化新兴产业,培育产业集群的思路,加快推进定西、陇西、临洮、岷县4个省级开发区和通渭、渭源、漳县3个工业集中区的建设,积极培育引领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在第三产业上,充分利用定西交通基础好、地域优势强、物流需求日趋增大的优势,以现有专业市场和物流园区为基础,加快物流配送、连锁经营、大型超市建设,形成以现代物流产业园区、功能性物流中心和多层次配送中心为节点的现代物流框架。同时以发展现代物流业为引领,大力发展需求潜力和就业容量大的现代服务业。今后,各县区要选择一批城郊乡镇和城郊村,统筹推进产业布局调整、基础设施建设、人力资源开发、社会事业发展和社会保障工作,探索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路子。

  (五)坚持在发挥比较优势中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我市区域空间跨度较大,资源禀赋、基础设施、人力素质有一定差异,县区之间、城乡之间、山川之间发展存在较大差距。2010年,发展条件相对较好的安定、陇西、临洮三县区人均GDP均高于全市5304元的平均水平,陇西最高为7023元,岷县最低为3623元,其他各县均在3800元至4100元之间;三县区人均财政收入在400元至650元之间,其他各县在137元至330元之间,全市人均财政收入安定最高,通渭最低;三县区第二产业占比达到或超过25%,其他各县在10%至25%之间。从自身实际出发,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一是坚持非均衡发展,支持条件较好地区率先发展。在洮河流域重点发展以日光温室、塑料大棚等为重点的高效设施农业和水电一体化开发,在渭河和漳河两岸重点发展以中药材为主的特色产业,在关川河、牛谷河沿岸重点发展以全膜双垄沟播玉米、马铃薯和各种小杂粮为主的的旱作高效农业,加快培育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片带。二是加强区域合作,坚持组团发展。鼓励支持各县区打破行政界限,主动融入经济带动能力强的地区,努力构建特色鲜明、充满活力、优势互补、协调联动的经济社会发展新格局。“十二五”期间,我市各县区将认真实施国家和省上区域发展战略,依托我市地处关中——天水经济区和兰白都市经济圈两大经济片区中间地带和多条省道、高速公路、铁路交汇的区位优势,强化与西陇海兰新经济片带节点城市纵向联系,争取将安定、临洮、陇西3县区纳入兰白都市经济圈,将通渭、陇西、漳县、岷县4县纳入关中——天水经济区,争取定西整体纳入兰西格经济区,推进临洮中铺循环经济示范区与兰州高新技术开发区一体化建设,实现区域间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六)坚持在深化改革中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我市自然条件和发展基础较差,资源匮乏,发展环境问题一直是影响自身发展和对外扩大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特别是“十一五”以来,随着平定、天定高速的建成通车,引洮工程、兰渝铁路、宝兰客运专线等重大项目的加快建设,定西的区位优势更为明显,发展环境有了显著改善。今后必须要把环境建设贯穿于经济发展全过程,通过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拓展对外交流合作广度和深度,努力营造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不断优化县域经济发展环境。

  (七)坚持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促进社会和谐。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始终坚持在抓好经济建设的同时,着力推进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健全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大力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十二五“期间,我市要认真落实各项惠民政策,大力实施各项民生工程,推动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快速发展。

  四、对全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根据这次全省县域经济调研提纲和我市发展实际,并结合贯彻落实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等政策措施,提出以下意见建议。

  建议进一步扩大县域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合理调整省、市、县行政权限,实行简政放权,把省、市可以下放的项目建设、资金使用等部分审批权限直接下放到县一级,赋予县级政府更大的经济自主权和决策权。适当精简申报、审批事项、程序和环节,对于一些项目,不论资金来源于哪一级,都应由县级政府负责项目决策和实施,着力解决当前项目建设中不顾实际、搞一刀切,项目管理部门分割、资金分散等问题,不断提高建设项目经济效益和经济带动力。同时理顺与省级垂直部门的管理,给予县一级政府一定范围的优惠政策制定权,从而进一步增强县级党委、政府对县域经济发展的调控能力。

  建议进一步加大对县域经济发展重点的扶持力度。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开发、城镇建设等县域经济发展重点领域,省上一旦确定发展重点,就应在政策、资金、技术、税收、土地等方面予以重点扶持,使其尽快形成规模效益。建议省上加大对定西等贫困地区的倾斜扶持力度,对定西提出的建设省级马铃薯、中医药循环经济产业园,引洮一期、二期工程建设,洮河、渭河、关川河重点流域治理等一系列重大项目,予以重点关注和支持,必要时在国家层面积极衔接,争取早日实施。同时建议省上将争取实施 “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示范区”、“国家级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区”、“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国家西部地区农民创业促进工程”、“百县中心镇建设工程”、“国家级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示范基地”、“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市”等西部意见和甘肃意见中提出的国家支持建设的试验示范区和试点工程及其他项目建设作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设立专项资金加快推进,并将我市各县区列为全省首批试点县,尽快启动建设。

  建议进一步完善县域经济发展政策。要本着多予、少取,放活的原则,不断完善财政、税收、金融、土地等政策措施,切实加大对县域经济的政策支持力度。在财政政策方面,适当调整财政收入分配体制,加大对贫困县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减轻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在税收方面,改革税收征管制度,加大税收返回比例,促进财力分配向县一级倾斜。在金融方面,对贫困县实行贷款利率优惠政策,扩大金融网点覆盖范围,扩大基层银行贷款范围和贷款规模。投资政策方面,积极调整投资结构,加大对县及县以下的专项建设资金投入力度。对除竞争性领域以外的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社会事业公益性项目提高补助资金比例,降低或减免县级配套资金。对国家要求地方配套的项目,应以省财政配套为主,尽量减少市、县配套资金。在土地政策方面,当前建设用地报批难度大、费用高,各类建设新增建设用地需求量较大。省上在实行严格耕地保护政策的前提下,对工业园区建设、重点基础设施项目、重点产业集群和符合产业政策的招商引资项目的建设用地应给予重点保证,工业建设占用耕地,所在县政府因土地后备资源匮乏不能落实耕地占补平衡的,可申请省土地主管部门在省内易地落实耕地占补平衡。

  建议进一步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扶贫力度。认真研究解决各县区之间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问题,在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对发展相对滞后的县予以重点倾斜照顾,进一步加大扶贫力度,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特别要抢抓国家西部意见和支持甘肃意见中提出的加快 “两州两市”扶贫攻坚区建设的政策机遇,全力实施集中连片扶贫攻坚工程,加快贫困地区发展。定西作为全国扶贫开发最早的地区,首创全国扶贫开发先河,省上应将其作为全国扶贫攻坚试验示范区,并尽快启动建设以临洮、渭源、岷县为主的定西与临夏甘南“两州一市”洮河流域扶贫开发示范带,通过设立专项扶贫资金、坚持对口帮扶等措施予以重点支持。

  建议进一步加强对县域经济发展的领导。省上应根据不同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特点,切实加强对全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统一规划和领导,帮助基层科学制定县域经济发展思路和规划,解决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促进县域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当前,我市1区6县全部按二类区艰苦边远地区津贴标准执行,标准偏低,未能体现国家对艰苦边远地区津贴政策的倾斜,一些县机关单位行政编制短缺,严重影响基层干部工作积极性。为此建议省上适当调整和提高艰苦边远地区津贴执行类别与标准,将其列入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范围;尽快制定出台县乡镇机关非领导职务设置和审批政策,解决基层干部待遇问题;扩大城乡一体化试点范围,加快户籍制度改革,促进人口向城镇转移,增强县域经济辐射带动能力。

  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调研的报告

  “十四五”时期是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期,是全面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深入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坚阶段和关键时期。县域是发展经济、保障民生、维护稳定的重要基础,我省60%以上的经济总量、70%以上的常住人口在县域,县域经济在全省发展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尤为重要,谋划实施好县一级“十四五”规划意义重大。在新的发展起点上,各县(市)要准确把握“十四五”时期的新特征、新形势、新要求,立足县域发展实际,坚持以县域治理“三起来”为根本遵循,对标先进、找准定位、扬长补短,推动县域经济在“十四五”时期实现高质量发展。

  找准自身定位,做好前瞻谋划

  “十四五”时期,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度演化和我国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开局起步相互交融,县域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正在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对县(市)而言,要坚持把“十四五”规划放在未来十五年的发展进程中统筹谋划,按照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要求谋篇布局,顺应大势、把握趋势,站位全局、着眼长远,跳出县域看县域、突破县域发展县域,在更大的空间和格局中去谋划县域“十四五”的问题,着力提高“十四五”规划的战略性和前瞻性。要放眼全省、全国乃至全球,在区域竞争多维象限中找准自身坐标定位,在更广阔的空间去配置和聚合人才、技术、资金等高能级要素资源,通过借力发展破解县域资源和空间瓶颈制约;要深度融入国家和省重大战略,抓住用好中部地区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两大国家战略交汇叠加重大历史机遇,积极对接和融入“四路”“五区”建设,强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投资合作,提高县域对外开放合作水平;加强与全国主要城市群和都市圈重点城市的耦合联动,主动参与产业重构布局和分工协作,共建共享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培育打造县域经济发展新优势,推动县域经济提质转型升级。

  把握阶段特征,做好科学谋划

  经济社会发展有着客观规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必须是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必须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是遵循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各县(市)在谋划“十四五”重大事项时,应顺应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等经济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准确把握县域经济发展的历史方位和阶段性特征,科学提出未来五年的目标任务和有效举措。从城镇化发展阶段看,2019年全省县域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4%,正处于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农民进城”仍是大的发展趋势,要针对县城市政设施、医疗卫生、义务教育、健康养老、产业配套等领域的短板弱项,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持续提升县城人口集聚能力和综合承载功能;从工业化发展阶段看,要顺应工业集聚化发展趋势和要求,着力推进产业集聚区“二次创业”,突出以特色论英雄、以亩产论英雄、以生态论英雄,推动县域工业高质量发展;要顺应新一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趋势新要求,围绕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深入开展以智能制造为引领的“三大改造”,积极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和城市数字化“三化融合”,着力探索适合县域发展实际的新旧动能转换路径,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培育新引擎、注入新动能。

  坚持多规合一,做好系统谋划

  坚持“多规合一”发展理念,加强县级“十四五”规划与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以及重大专项规划、区域规划的有机衔接,推动各项规划同向同频、协同推进、有效落实,使“十四五”规划真正起到行动纲领和行动指南的作用。特别是要充分把握县一级“十四五”规划对乡镇、园区甚至村落等中观、微观空间尺度的指引导向,强化与正在编制的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在指标体系、空间布局、主要任务等方面的统筹衔接,在县级“十四五”规划中明确城乡空间、产业空间、“三生”空间等重大空间布局的规划与管控内容,确保“十四五”规划主要任务、重点工程及项目在空间上有着落、能落地。在县级“十四五”规划具体编制过程中,既要有文字内容的具体表述,又要有空间图则的规划引导,让规划主要内容在空间上显化,使得规划文本更加直观易懂。要加强县级“十四五”规划与国家、省和所在地市“十四五”规划指标体系、重点任务和发展举措的对接,用好国家和省市相关政策,确保规划“上接天气、下接地气”。要同步开展“十四五”重点专项规划的编制,特别是在事关全局的薄弱短板领域、非市场竞争性领域等方面着力谋划,在市场能充分发挥作用的领域要少编规划甚至不编规划,减少政府对市场活动的直接干预。

  强化项目支撑,做好落地谋划

  强调重大项目建设在县级“十四五”规划编制和实施中的支撑作用,坚持把重大项目作为规划落地实施的重要抓手,谋划建立“十四五”规划重大项目库,争取一批项目列入省、市重大项目发展大盘子,切实提高规划的可操作性。要强化重大项目谋划的精度和深度,突出战略性重大项目的牵引带动作用,重点在新型基础设施、产业提质升级、创新驱动发展、改善民生福祉、绿色转型发展、增强安全保障等领域,谋划一批打基础、补短板、增后劲、利长远的重大标志性工程和有温度的民生项目。按照“项目跟着规划走、要素跟着项目走”的要求,着力强化资金、土地、环境容量等要素资源的保障,推动资源要素向重点领域和重大项目倾斜,为项目落地提供坚实保障。对列入“十四五”规划的重大项目,要加大项目建设资金供给,积极拓宽社会融资渠道,有效降低融资成本;建立“十四五”重大项目用地保障机制,创新项目用地供给方式,积极探索开展“标准地+承诺制+最多跑一次”综合改革,推动项目“拿地即开工”。要创新重点项目统筹推进机制,完善相关部门联动机制,明确项目建设路线图、时间表、责任人,确保谋划的重大项目可执行、可操作、可落地。

  树立开放思维,做好创新谋划

  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按照“开门编规划”的要求,广开言路、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凝聚各方共识,汇集各方智慧,着力形成符合县域发展实际、实用管用的规划。重点是要创新规划编制方法,采取座谈交流、实地走访、问卷调查等多元化的方式,广泛听取县直部门负责人、乡镇党员干部、企业经营者以及广大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提高规划编制工作的透明度和社会参与度;要强化外部智力资源的导入,借助省内外高端智库和专家力量参与规划基本思路研究和规划编制工作,切实提高规划编制质量和水平;要注重发挥基层“两代表一委员”以及退休老干部、“土专家”等群体的重要作用,增强规划编制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地方特色;要紧跟科技前沿步伐,以新一代信息化技术赋能“十四五”规划编制、审批、实施、监管等全过程,在现状调查、数据整理、民意收集、指标预测、政策效果评估等方面,创新应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进一步提高规划编制的科学化、精准化和高效化水平。

  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调研的报告

  近年来,我市把产业集聚区“二次创业”作为践行县域治 理“三起来”的重要抓手,统筹推进转型升级、开放创新、环 境优化等工作,着力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产业集聚区六 次跻身全省前十,是三星级产业集聚区。

  一、坚持有体量更有质量,提升产业层次和水平。

  一是突出龙头培育。

  实施大企业培育计划,注重借势发展、强强联合、延链补 链,打造了气缸套、皮草羊剪绒、广药业核黄素三个行业世界 冠军。

  二是突出集聚集约。

  坚持围绕主导产业上项目,三大主导产业集聚了全市 35的规上工业企业;以“区中园”形式,规划建设了 8 个专业园区,推动集约发展;整合 11 栋闲置标准化厂房,建设占地 600 亩的电子信息产业园,培育了一批高成长企业。

  三是突出三大改造。

  制定三大改造攻坚方案,发挥内配标杆引领作用,引导 68家企业实施“三大改造”项目 130 个,推动制造业提质增效。

  二、坚持重实效更重长效,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

  一是以开放增动力。

  打造四个国家级开放平台,可实现一站式通关。目前,有 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 77 家,完成进出口总额 40.4亿元。

  二是以创新添活力。

  成功创建高新区、智能化示范园区和专利导航实验区三个 省级创新平台;高新技术服务中心被评为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 务示范平台。

  三是以改革促发展。

  深化“放管服”改革,设立企业服务中心,实行“全程代办制”,让企业办事“最多跑一次”,甚至一趟不用跑;在行政服务大厅开设“企业征信”服务窗口,提供一站式征信服务;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带动群众增收。

  三、坚持抓产业更抓环境,创造发展平台和优势。

  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省级文明城市提升城市品质,近三年谋划实施城市提质项目 81 个。以创建“四好农村路”延伸公共服务,有序推进城乡供水、污水处理、垃圾治理一体化。以产城融合提升承载能力,初步建成“四横九纵” 路网框架,差异化布局了公租房、餐饮酒店等配套设施,推动区内农民就地上楼,不出区就业。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此次会议精神,按照习近平 总书记关于县域治理“三起来”的重大要求,扎实推进产业集聚区“二次创业”,为谱写新时代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贡献更多力量。

中国县域高质量发展报告2023版篇4

中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

作者:刘国斌;宋瑾泽
作者机构:吉林大学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 长春130012;吉林大学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 长春130012 来源:企业活力 ISSN:1003-4919 年:2019 卷:000 期:002 页码:55-60 页数:6
中图分类:F061.5 正文语种:chi
关键词: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
摘要:随着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区域经济发展进入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的关键期,但区域经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矛盾仍是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制约因素.基于此,我们从科技创新、市场机制、社会组织参与、政府制度供给4个维度阐述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理,并结合新发展理念的思想剖析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现机制,旨在更好地推进区域经济实现由不平衡不充分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


推荐访问:高质量 范本 中国 关于中国县域高质量发展报告版(范本4篇) 中国县域高质量发展报告2023版 中国县域高质量发展报告2023版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