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捷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论文5000字5篇

发布时间:2023-07-21 09:33:01 来源:网友投稿

篇一: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论文5000字

  

  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论文

  NewlycompiledonNovember23,2020毕业设计说明书

  课题名称:

  PLC、变频器和触摸屏实现工业洗衣机控制

  学生姓名XXXX

  专业机电一体化

  班级机电1102班

  时间

  指导教师XXXX

  电子工程学院

  目录

  摘要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单片机、PLC的应用不断地走向深入,同时带动传统的控制技术的不断更新。本篇论文描述了采用可编程控制器(三菱FX2N系列PLC)作为核心控制部件,并利用计算机对工业洗衣机进行模拟监控的控制系统总体控制,设计出了系统结构图、程序指令、梯形图以及输入输出端子的分配方案,实现洗涤、漂洗、脱水过程。

  根据工业洗衣机控制系统总体控制要求和特点,为使洗衣机操作的整个流程更直接明白化,本论文就利用通过PLC控制全自动洗衣机进行了调查,实现了全自动洗衣机的正常运行和强制性停止功能。

  关键词:三菱FX2N系列PLC变频器触摸屏工业洗衣机

  一前言

  (一)工业洗衣机

  洗衣机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家电,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家用电器。它在工业中的应用也十分广泛,本课题在于对工业洗衣机的研究。工业洗衣机适用于洗涤棉、毛、花扦、丝绸等衣物品,所以工业洗衣机大量用于宾馆、饭店、医院、学校、工厂等领域,满足大容量的洗涤要求。但是传统的基于继电器的控制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洗衣机的自动化的程度的要求了。洗衣机需要更好的满足人们的需求,必须借助于自动化的技术的发展。而随着PLC技术的发展,用PLC作为控制器就能很好的满足全自动洗衣机对自动化的要求,并且控制方式灵活多样,控制模式可以根据不同场合的应用而有所不同。自动化的飞速发展使得洗衣机由初始的半自动洗衣机发展到现在的全自动洗衣机,现在又正向智能洗衣机方向发展。

  (二)PLC简介

  PLC是一种特地在工业环境下使用而设计的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装配。它采用可以编制程序的存储器,用来在其内部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运算、计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操作的指令,并能通过数字式或模拟式的输入和输出,掌握各种类型的机械或出产过程。PLC及其有关的外围设备都应按照易于与工业掌握系统构成一个整体,易于扩展其功能的准绳而设计。实质是一种专用于工业掌握的计算机,其硬件结构根本上

  与微型计算机相同,根本构成为:1.电源3.贮存器4.输入输出接口电路5.6.通模块

  (三)变频器简介

  变频器(Variable-frequencyDrive,VFD)是应用变频技术与微电子技术,通过改变工作电源方式来控制交流电动机的电力控制设备。变频器主要由整流(交流变直流)、滤波、逆变(直流变交流)、制动单元、驱动单元、检测单元微处理单元等组成。变频器靠内部IGBT的开断来调整输出电源的电压和频率,根据电机的实际需要来提供其所需要的电源电压,进而达到节能、调速的目的,另外,变频器还有很多的保护功能,如过流、过压、过载保护等等。随着工业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变频器也得到了非常广泛的。

  变频器通常分为4部分:整流单元、高容量电容、和控制器。

  整流单元:将工作频率固定的转换为直流电。

  高容量电容:存储转换后的电能。

  逆变器:由大功率开关晶体管阵列组成电子开关,将直流电转化成不同频率、宽度、幅度的方波。

  控制器:按设定的程序工作,控制输出方波的幅度与脉宽,使叠加为近似正弦波的交流电,驱动交流电动机

  (四)触摸屏简介

  所谓触摸屏,从市场概念来讲,就是一种人人都会使用的计算机输入设备,或者说是人人都会使用的与计算机沟通的设备。不用研究,人人都会使用,是触摸屏最大的魔力,这一点无论是键盘还是鼠标,都无法与其相比。人人都会使用,也就标志着计算机应用普及时代的真正到来。这也是发展触摸屏,发展KIOSK,发展KIOSK网络,努力形成中国触摸产业的原因。

  从技术原理角度来讲,触摸屏是一套透明的绝对定位系统,首先它必须保证是透明的,因此它必须通过材料科技来解决透明问题,像数字化仪、写字板、电梯开关,它们都不是触摸屏;其次它是绝对坐标,手指摸哪就是哪,不需要第二个动作,不像鼠标,是相对定位的一套系统,我们可以注意到,触摸屏软件都不需要光标,有光标反倒影响用户的注意力,因为光标是给相对定位的设备用的,相对定位的设备要移动到一个地方首先要知道身在何处,往哪个方向去,每时每刻还需要不停的给用户反馈当前的位置才不至于出现偏差。这些对采取绝对坐标

  定位的触摸屏来说都不需要;再其次就是能检测手指的触摸动作并且判断手指位置,各类触摸屏技术就是围绕“检测手指触摸”而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

  二硬件系统设计

  (一)掌握要求

  1.PLC一上电,系统进人初始状态,准备起动。

  2.按起动按钮则开始进水,当水位到达高水位时,截止进水,并开始正转洗濯。正转洗濯l5s,暂停3s,反转洗濯l5s,暂停3s,为一次小轮回。若小轮回次数不满3次,则继续正转洗濯l5s,开始下一个小轮回;若小轮回次数达到3次,则开始排水。

  3.当水位下降到低水位时,开始脱水并继续排水,脱水时间为10s,10s时间到,即完成一次大轮回。若大轮回未满3次,则返回进水,开始下一次大轮回;若大轮回次数达到3次,则举行洗完报警。报警10s后结束全部过程,自动停机。4.洗衣机“正转洗濯l5s”和“反转洗濯l5s”过程,要求使用变频器驱动电动机,且实现3段速运行,即先以30Hz速度运行5s,接着转为45Hz速度运行5s,最后5s以25Hz速度运行。

  5.脱水时的变频器输出频率为50Hz,设定其加速、减速时间均为2s。6.通过触摸屏设定起动按键、停止按键,显示正反转运行时间、循环次数等参数。

  (二)硬件选择

  的选择

  随着PLC的功能日益强大,全自动洗衣机在工业的运用也日益广泛。一般PLC具有开关量逻辑运算、定时、计数、数据处理等基本功能,有些PLC还可以扩展各种特殊功能模块,如通模块、位置控制模块等,选型时可以考虑以下几点:功能与任务相适应,PLC的处理速度应满足实时控制的要求、PLC结构合理、机型统一、在线编程和离线编程的选择。全自动洗衣机所要求的控制功能简单,小型PLC就能满足要求了。PLC一般都比较昂贵我们可以选择体积比较小,价格相对来说比较便宜但功能比较俱全的三菱FX2N-32MR完全能满足控制要求。

  2.变频器的选择

  本系统采用三菱通用的FR-D700变频器。操作简单,控制方便。

  3.触摸屏的选择

  触摸屏选择

  对应GOT1000系列的画面设计软件为GTDesigner2Version2软件。三菱GOT1000系列触摸屏使用优点

  一:实现免编程操作

  1、无缝连接MELSEC过程控制系统

  无须编程即可有效创建过程控制画面,实现了过程控制系统的快速启动2、MES接口功能

  轻松快捷地实现了作业现场和息系统之间的“免编程连接”,并可在用户端方便地添加和点窜系统

  3、兼容IQ平台

  不必编程即可将GOT与工程环境、掌握器及网络建立链接

  二:有效缩短停机时间

  1、备份/恢复功能

  可自动备份程序和数据,实现高效的维护作用

  2、文档表现/运动图像功能

  设备发生妨碍时,可使用GOT在作业现场查看设备手册,并使用运动图像功能高效恢复

  3、监视功能

  梯形图监视器、SFC监视器等。

  (三)变频器参数

  根据控制要求,设计变频器的基本参数.操作模式选择参数和多段速度设定等参数,具体参数如下:

  1pu操作模式,=1,变频器参数情

  2上限频率=50Hz;3下限频率=0Hz;4加速时间=2s;5减速时间=2s;6电子过电流保护=;7操作模式选择组合模式=3;8多段速度设定(1速)pr4=30Hz;9多段速的设定(2速)pr5=45Hz;10多段速度设定(3速)pr6=25Hz;11电机的三速运行,即通过PLC控制变频器的.和RH以及STF.STR端子的通断,来控制变频器运行。

  注:1、多段速与洗涤程序的对应及其频率设置可以根据实际功能要求修改相关匹配设置。

  2、设定的4个具体加减速时间也可以根据实际功能匹配要求进行相关设置修改

  (四)I/O地点分配表

  I/O点编号

  X0X1X2X3X4Y0Y1Y2Y3Y4Y5Y6YY10Y11Y12Y13备注

  启动按钮

  停止按钮

  排水按钮

  下水位按钮(加水后闭合)

  上水位按钮(加满水后闭合)

  进水电磁阀

  正传电机

  反转电机

  电源指示灯

  正传指示灯

  反转指示灯

  进水阀指示灯

  出水电磁阀

  出水阀指示灯

  报警

  脱水

  脱水指示灯

  (五)硬件接线图

  图中“正转”KM0、“反转”KM1、“脱水”KM3为掌握电机电源的三个继电器,他们的线圈分别为PLC输出端“Y1”、“Y2”、“Y12”相连,受控于PLC的输出号并且相互之间用了互锁防止同时接通正转和反转销毁电机。其中正转和反转是通过变频器掌握后输出到电机中,因此可以通过改变变频器的参数就能改变对电机速度的掌握,而脱水是直接与电源的南北极相连,频率最大且不变。以是在事情过程中就不同于洗濯。

  (六)触摸屏画面和实现功能

  触摸屏画面

  实现功能:整个控制系统就只有一个画面,上面有着电源、启动、和停止按钮,画面将动态的显示电源、正转、进水、反转、出水、脱水状态灯,还有就是分别显示正转和反转的时间,洗衣机的工作状态小循环和大循环的次数这些参数。

  三系统软件的设计

  (一)PLC控制程序状态转移图

篇二: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论文5000字

  

  机电一体化毕业论文范文大全

  篇一: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论文

  河南农业职业学院

  毕业论文

  (此处写论文题目)

  院系:

  专业:

  姓名:

  学号:指导老师:

  20XX年月日

  目次页编排式样(正文编排格式从目次页)

  目录(三号黑体)

  摘要(四号黑体)机电一体化又称机械电子学,英语称为mechatronics,它是由英文机械学mechanics的前半部分与电子学electronics的后半部分组合而成。机电一体化最早出现在1971年日本杂志《机械设计》的副刊上,随着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快速发展,机电一体化的概念被我们广泛接

  23受和普遍应用。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现在的机电一体化技术,是机械和微电子技术紧密集合的一门技术,他的发展使冷冰冰的机器有了人性化,智能化。

  第一章(简介)1.1定义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将机械技术、电工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信息机电一体化技术、传感器技术、接口技术、信号变换技术等多种技术进行有机地结合,并综合应用到实际中去的综合技术。是现代化的自动生产设备几乎可以说都是机电一体化的设备。

  中国机电设计迈入pLm全新阶段,正挑战着了前所未有的,不可预测的难题,一个个久战沙场经久不衰精兵良将正褪去了昨日英雄的光环,唯有cAmeLVIew能够胜任军统三国,光复旧业的重任,此时数系科技与德国ixtronicsgmbh公司携手共同开拓机电设计领域的新篇章,cAmeLVIew作为机电一体化设计系统,从产品的概念设计到产品性能的测试、验证、通过都是一体化的,流程化的、规范化的,在满足用户设计的前提下,数值实验的仿真与结果的验证无不精确化,支持复杂环境下多工况,多耦合场设计。

  1.2介绍

  研究将电子器件的信息处理和控制功能附加或融合在机械装置中的一种复合化技术。俗称机电一体化。机械电子

  23学(mechatronics)是由机械学(mechanics)和电子学(electronics)两个词结合而成的新词。其全称为机械电子工程学,英语为mechanicalandelectronicalengineering。机械电子学主要研究目的是把机械技术与微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有机地结合为一体,实现整个系统的最优化。机械电子学可以充分发挥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各自的长处和特点,促进机械产品的更新换代。机械电子学系统主要由机械主体、传感器、信息处理和执行机构等部分组成。较高级的系统不但有硬件,而且还有相应的软件,利用软件技术可以实现硬件难以实现的功能,使机械系统增加柔性。典型的机械电子系统有数控机床、加工中心、工业机器人等。机械电子学技术除用于单个机器、设备或一般的生产系统的技术改造之外,还用于柔性制造系统、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工厂自动化、办公自动化、家庭自动化等方面。

  第二章(具体内容)

  2.1应用到的各项技术2.1.1机械技术

  机械技术是机电一体化的基础,机械技术的着眼点在于如何与机电一体化技术相适应,利用其它高、新技术来更新概念,实现结构上、材料上、性能上的变更,满足减小重量、缩小体积、提高精度、提高刚度及改善性能的要求。在机电一体化系统制造过程中,经典的机械理论与工艺应借助于计算机辅助技术,同时采用人工智能与专家系统等,形成新一

  23代的机械制造技术。

  2.1.2计算机与信息技术

  其中信息交换、存取、运算、判断与决策、人工智能技术、专家系统技术、神经网络技术均属于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

  2.1.3系统技术

  系统技术即以整体的概念组织应用各种相关技术,从全局角度和系统目标出发,将总体分解成相互关联的若干功能单元,接口技术是系统技术中一个重要方面,它是实现系统各部分有机连接的保证。

  自动控制技术

  其范围很广,在控制理论指导下,进行系统设计,设计后的系统仿真,现场调试,控制技术包括如高精度定位控制、速度控制、自适应控制、自诊断校正、补偿、再现、检索等。

  2.1.5传感检测技术

  传感检测技术是系统的感受器官,是实现自动控制、自动调节的关键环节。其功能越强,系统的自动化程序就越高。现代工程要求传感器能快速、精确地获取信息并能经受严酷环境的考验,它是机电一体化系统达到高水平的保证。2.1.42.1.6伺服传动技术

  包括电动、气动、液压等各种类型的传动装置,伺服系统是实现电信号到机械动作的转换装置与部件、对系统的动

  23态性能、控制质量和功能有决定性的影响。

  2.2阶段

  2.2.1模型阶段

  模型阶段,所有的系统组件都能够被最优化;

  在仿真计算的帮助下,可以测试和分析这些组件的适用性;监测响应频率;

  对模型进行分析。此外,还能够生成一个物理/拓扑系统模型,包括机械、液压和控制导向组件。有必要有一个模型工具,这个工具支持机电一体化系统的物理模型,即当有实物和节点时,这些模型能够以1:1来测试,并且原型设计研究阶段可以在严酷的实时条件下进行。

  2.2.2测试阶段

  在系统运行完模型阶段之后,所产生的具体的性能数据可以通过试验台验证。这样就就可以测试和检验该系统有关参数波动的鲁棒性,功率储备及连续运行的特征。这样做的话,用户可以进行测试或者使用cAmeL-ViewTestRig进行硬件在回路(的测试)。要进行硬件在回路测试,相关装置的物理特性需要详细确认,这些装置必须是建立在测试平台的基础之上。识别经过测试平台上测试过的组件,容许这些组件在模型中被识别,并确保整个以系统为基础的仿真分析布局。

  2.2.3原型阶段

  23成功的测试之后,就会建立一个原型。这里要特别关注的是模型特性,这些特性特指通过特别费力的仿真所决定的特性,比如组件损耗(性能)。这些数据结果,为模型基础性分析提供服务,同时为进一步研发提供知识基础。

  2.3组成要素与四大原则

  2.3.1五大组成要素

  一个机电一体化系统中一般由结构组成要素、动力组成要素、运动组成要素、感知组成要素、职能组成要素五大组成要素有机结合而成。机械本体(结构组成要素)是系统的所有功能要素的机械支持结构,一般包括有机身、框架、支撑、联接等。动力驱动部分(动力组成要素)依据系统控制要求,为系统提供能量和动力以使系统正常运行。测试传感部分(感知组成要素)对系统的运行所需要的本身和外部环境的各种参数和状态进行检测,并变成可识别的信号,传输给信息处理单元,经过分析、处理后产生相应的控制信息。控制及信息处理部分(职能组成要素)将来之测试传感部分的信息及外部直接输入的指令进行集中、存储、分析、加工处理后,按照信息处理结果和规定的程序与节奏发出相应的指令,控制整个系统有目的的运行。执行机构(运动组成要素);根据控制及信息处理部分发出的指令,完成规定的动作和功能。机电一体化系统一般由机械本体、检测传感部分、电子控制单元、执行器和动力源5个组成部分构成。2.3.223四大原则

  构成机电一体化系统的五大组成要素其内部及相互之间都必须遵循结构耦合、运动传递、信息控制与能量转换四大原则。接口耦合:两个需要进行信息交换和传递的环节之间,由于信息模式不同(数字量与模拟量,串行码与并行码,连续脉冲与序列脉冲等)无法直接传递和交换,必须通过接口耦合来实现。而两个信号强弱相差悬殊的环节之间,也必须通过接口耦合后,才能匹配。变换放大后的信号要在两个环节之间可靠、快速、准确的交换、传递,必须遵循一致的时序、信号格式和逻辑规范才行,因此接口耦合时就必须具有保证信息的逻辑控制功能,使信息按规定的模式进行交换与传递。

  能量转换:

  两个需要进行传输和交换的环节之间,由于模式不同而无法直接进行能量的转换和交流,必须进行能量的转换,能量的转换包括执行器,驱动器和他们的不同类型能量的最优转换方法及原理。

  信息控制:在系统中,所谓智能组成要素的系统控制单元,在软、硬件的保证下,完成信息的采集、传输、储存、分析、运算、判断、决策,以达到信息控制的目的。对于智能化程度高的信息控制系统还包含了知识获得、推理机制以及自学习功能等知识驱动功能。

  23运动传递:运动传递使构成机电一体化系统各组成要素之间,不同类型运动的变换与传输以及以运动控制为目的的优化。

  2.3.3自动化技术

  所谓自动化技术,是指人类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和方法来代替人去完成各种测试、分析、判断和控制工作,以现实预期的目标、功能。一个自动化系统通常由多个环节要素组成,以完成信息的获取、信息的传递、信息的转换、信息的处理及信息的执行等功能,最后实现自动运行目标。

  第三章(就业前景)

  3.1机电一体专业就业方向

  1、从事机电一体化液体灌装生产线及商品包装自动化机械运行、维护、管理、技术改造等工作的机电一体化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可在大型啤酒、饮料、食品及商品包装生产企业从事现代化自动机与生产线的维护和管理工作,也可在相关的自动机与生产线的生产厂家或设计部门、营销单位从事技术工作.

  2、机电一体化专业(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方向)

  从事机电产品的计算机辅助设计(cAD)与计算机辅助制造(cAm),并熟练使用和维修数控加工设备的机电一体化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可在模具设计也制造、机械加工、塑料、五金、电子产

  23品、计算机生产等企业从事数控机床的加工工艺设计编程,数控机床的调试、维护及加工操作,从事生产和技术管理工作,也可以从事国内外数控设备的营销工作.

  3、机电一体化专业(模具cAD/cAm方向)

  从事利用计算机技术和数控加工技术对模具进行设计和制造等工作的机电一体化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可在模具、机械、五金、塑料、家电等生产企业从事模具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等方面的技术工作,也可在企事业单位从事与本专业有关的经营、管理工作.

  4、机电一体化专业(机电cAD技术方向)

  在机电一体化产品、设备的设计、制造、维修、管理、技术改造与服务过程中专门从事用电脑绘图设计、信息处理和资料管理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可在机械设计、制造与装备行业、模具制造业,轻工、家用电器、电子制造业从事设计、制造、技术改造、产品营销、设备管理与维护等工作.

  3.2机电一体专业就业前景

  有关研究报告显示“机电一体化”一词最早是日本提出的,在上世纪80年代初,日本名古屋大学最早设置了机电一体化专业.如今已改称为“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在高职高专则仍延用机电一体化专业名称.机电一体化专业是精密机械--电子技术(含电力电子)--计算机技术等多门学科交

  23叉融合的产物,属高新技术,也是当前发展最快的技术之一,它是先进制造技术的主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推动了当前制造技术的迅速更新换代,是产品向高、精、快迅速迈进,使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由于中国逐渐成为世界制造业基地加上传统企业面临大规模的技术改造与设备更新,国内急需大量先进制造技术专业人才.因此该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很好,而且待遇也高.毕业生主要在各行政、企业、事业单位从事机械、电气工程、常用电器的维修、安装与调试以及技术管理等工作.

  机电一体化专业就业前景到底怎样呢?市场调研发现机电一体化专业是一个宽口径专业,适应范围很广,学生在校期间除学习各种机械、电工电子、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检测传感等理论知识外,还将参加各种技能培训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充分体现重视技能培养的特点.学生毕业后主要面向珠江三角洲各企业、公司,从事加工制造业,家电生产和售后服务,数控加工机床设备使用维护,物业自动化管理系统,机电产品设计、生产、改造、技术支持,以及机电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销售、经营管理等等。

  结论与展望(发展方向)

  篇二:机电一体化毕业论文

  内蒙古工业大学

  毕

  23业

  论

  文

  院校:内蒙古工业大学

  题目:讲述机电一体化

  专业:机电一体化

  姓名:刘杰

  摘要

  机电一体化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此简述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基本情况和发展背景,综述国内外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现状,分析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machineincorporationistheresultofmodernscienceandtechnologydevelopment.Itanalyzesthebasicthingsanddevelopingbackground,thecurrentconditionofhomeandabroad,andthetrendofmachineincorporation

  Keywords:machineincorporation;technology;currentcondition;trend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技术现状发展趋

  目录

  第一章:什么是机电一体**************************

  11231.1机电一体化”?它的来源是什么?*******************

  1.2一体化技术基本概念*****************************

  1.3体化技术五大组成要素与四大原则:*************

  第二章:机电一体化发展历程及其趋势**************

  2.1一体化”的发展历程****************************

  2.2一体化”发展趋势*******************************

  2.3的机电一体化产品*******************************

  2.4发展“机电一体化”而临的形势和任务*************

  第三章:机电一体化技术及其应用*****************

  第四章:机电一体化中的接口技术*****************结论*******************************************参考文献***************************************

  第一章:什么是机电一体

  1.1机电一体化”?它的来源是什么?

  “机电一体化”在国外被称为mechatronics是日本人在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来的,它是用英文mechanics的前

  1223半部分和electron-ics的后半部分结合在一起构成的一个新词,意思是机械技术和电子技术的有机结合。

  这一名称已得到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各国的承认,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习惯上把它译为机电一体化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又称为机械电子技术,是机械技术、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有机结合的产物。

  1.2电一体化技术基本概念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在微型计算机为代表的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向机械工业领域迅猛渗透,机械电子技术深度结合的现代工业的基础上,综合应用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传感测试技术、电力电子技术、接口技术及软件编程技术等群体技术,从系统理论出发,根据系统功能目标和优化组织结构目标,以智力、动力、结构、运动和感知组成要素为基础,对各组成要素及其间的信息处理,接口耦合,运动传递,物质运动,能量变换进行研究,使得整个系统有机结合与综合集成,并在系统程序和微电子电路的有序信息流控制下,形成物质的和能量的有规则运动,在高功能、高质量、高精度、高可靠性、低能耗等诸方面实现多种技术功能复合的最佳功能价值系统工程技术。

  1.3一体化技术五大组成要素与四大原则:

  1、五大组成要素:

  1323一个机电一体化系统中一般由结构组成要素、动力组成要素、运动组成要素、感知组成要素、智能组成要素五大组成要素有机结合而成。(请参考机电之家机电一体化频道)

  机械本体(结构组成要素)

  是系统的所有功能要素的机械支持结构,一般包括有机身、框架、支撑、联接等。

  动力驱动部分(动力组成要素)

  依据系统控制要求,为系统提供能量和动力以使系统正常运行。

  测试传感部分(感知组成要素)

  对系统的运行所需要的本身和外部环境的各种参数和状态进行检测,并变成可识别的信号,传输给信息处理单元,经过分析、处理后产生相应的控制信息。

  控制及信息处理部分(职能组成要素)

  将来之测试传感部分的信息及外部直接输入的指令进行集中、存储、分析、加工处理后,按照信息处理结果和规定的程序与节奏发出相应的指令,控制整个系统有目的的运行。

  执行机构(运动组成要素)

  根据控制及信息处理部分发出的指令,完成规定的动作和功能

  2、机电一体化四大原则:

  1423构成机电一体化系统的五大组成要素其内部及相互之间都必须遵循结构耦合、运动传递、信息控制与能量转换四大原则。

  接口耦合:

  两个需要进行信息交换和传递的环节之间,由于信息模式不同(数字量与模拟量,串行码与并行码,连续脉冲与序列脉冲等)无法直接传递和交换,必须通过接口耦合来实现。而两个信号强弱相差悬殊的环节之间,也必须通过接口耦合后,才能匹配。变换放大后的信号要在两个环节之间可靠、快速、准确的交换、传递,必须遵循一致的时序、信号格式和逻辑规范才行,因此接口耦合时就必须具有保证信息的逻辑控制功能,使信息按规定的模式进行交换与传递。

  能量转换:

  两个需要进行传输和交换的环节之间,由于模式不同而无法直接进行能量的转换和交流,必须进行能量的转换,能量的转换包括执行器,驱动器和他们的不同类型能量的最优转换方法及原理。

  信息控制:

  在系统中,所谓智能组成要素的系统控制单元,在软、硬件的保证下,完成信息的采集、传输、储存、分析、运算、判断、决策,以达到信息控制的目的。对于智能化程度高的信息控制系统还包含了知识获得、推理机制以及自学习功能

  1523等知识驱动功能。

  运动传递:

  篇三:机电一体化论文范文

  黑龙江农垦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学号:你的学号

  学生姓名:所学专业:机电一体化

  指导教师:谭庆吉

  研究方向:单片机与传感器应用

  黑龙江农垦科技职业学院

  年月日

  毕业论文(设计)申请表

  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

  摘要

  温湿度是影响货物存储质量的重要因素。本课题设计的是一种基于单片机的绿色食品去湿干燥智能控制系统,实现了对食品温度和湿度的实时检测,使管理人员可以实时监控食品温湿度情况以便确定合适的温湿度指标进行储藏。

  本文采用AT89s52单片机为控制核心,由DhT11温湿度传感器及1602字符型液晶模块构成温湿度采集及实时显示系统,实现对测量对象的温湿度精确测量与自动控制。本系统由上位机和下位机构成,下位机主要完成食品温湿度的采集与处理,将其传至1602液晶显示,并做出判断实现超限报警。同时,下位机还通过Rs232总线将温湿度数据传至上

  1623位机,上位机可实时显示当前的温度与湿度值。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电路简单、工作稳定、集成度高,调试方便,测试精度高,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单片机温湿度AT89s52Rs232自动控制

  目录

  摘要.....................................................................................................................................I目录....................................................................................................................................II

  1绪论...................................................................................................................................11.1背景及意义.................................................................................................................11.2国内外发展现状.................................................

  123......................................................11.2.1温度测量方面.......................................................................................................11.2.2湿度测量方面.......................................................................................................11.3温度、湿度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22温湿度测量系统方案设计...................................................................................................32.1系统总体设计...........................................................................................................32.2系统的整体构架.................................................

  123......................................................32.3系统方案的论证与选择...........................................................................................32.3.1单片机的选择.......................................................................................................32.3.2显示器的选择.......................................................................................................42.3.3传感器的选择.......................................................................................................52.3.4键盘模块的选择...................................................................................................52.3.5报警模块的选择.................................................

  123..................................................63系统硬件设计.......................................................................................................................3.1主控模块...................................................................................................................3.1.1单片机AT89s52简介...........................................................................................3.1.2AT89s52的标准功能............................................................................................3.1.3单片机AT89s52最小系统...................................................................................3.1.4单片机的控制接口...............................................................................................3.2显示模

  223块...................................................................................................................3.2.11602液晶简介....................................................................................................13.2.21602液晶显示特性............................................................................................13.2.31602液晶物理特性............................................................................................13.2.41602液晶管脚功能............................................................................................13.2.51602液晶字符集........................................................................

  ........................113.2.61602液晶与AT89s52接口电路.................................................

  2123........................123.3温湿度采集模块.....................................................................................................123.3.1DhT11温湿度传感器简介..................................................................................123.3.2DhT11引脚及接口..............................................................................................133.4键盘模块.................................................................................................................133.4.1键盘控制电路.....................................................................................................133.4.2各功能键作用分配.............................................................................................1422233.5报警模块.................................................................................................................153.5.1报警电路接口.....................................................................................................153.5.2蜂鸣器工作原理.................................................................................................153.6串口通信模块.........................................................................................................152323

篇三: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论文5000字

  

  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一、课题的来源及现实意义

  数控机床毕业设计是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学生必须要经历的一个重要的实践环节。通过本环节的锻炼力争能把以前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从而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提高解决实际工程课题的能力。根据教学要求,结合自己的资料掌握状况,选择数控电火花线切割机床作为毕业设计课题.线电极切割是众多电火花加工方法的一种,它利用电极丝和工件间产生高频隔离脉冲放电的电蚀作用进行切割.线切割机主要由三部分组成:机床、数控系统和高频电源。机床由床身、储丝机构、线架、XY工作台、油箱等部件组成。绕在储丝筒上的钼丝经过线架作高速往复运动.加工工件固定在XY工作台上。X、Y两方向的运动各由一台步进电机控制。数控系统每发出一个信号,步进电机就走一步,并通过中间传动机构带动两方向的丝杠旋转,分别使得X、Y工作台进给。

  数控系统由单片机、键盘、变频检测系统构成,具有间隙补偿、直线插补、圆弧插补、断丝自动处理等主要功能。

  线切割的适用对象主要是难切割材料,如高强度、高韧性、高硬度、高脆性、磁性材料,以及精密细小和形状复杂的零件。

  线切割技术、线切割机床正在各行各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因此研究和设计数控线切割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微机控制技术正在发挥出巨大的优越性。

  目录

  一、课题来源及现实意义

  二、设计任务与总体方案的确定

  1、设计任务

  2、总体设计方案的确定

  三、机械部分XY工作台的设计

  1、主要设计参数及依据

  2、XY工作台进给系统受力分析

  3、XY工作台尺寸确定及各部分重量估算

  四、滚珠丝杠传动机构的确定

  1、滚珠丝杠副的确定

  2、X向Y向丝杆的强度分析

  3、强度验算

  4、效率计算

  五、直线滚动导轨的选型

  六、步进电机及传动机构的确定

  1、步进电机的选用

  2、扭矩及转动惯量的验算

  3、齿轮传动机构的确定

  七、步进电机惯性负载的计算

  八、传动系统刚度的讨论

  1、根据工作台不出现爬行的条件来确定传动系统的刚度

  2、根据微量进给的灵敏度来确定传动系统刚度

  九、消隙方法与预紧

  1、消隙方法的选用

  2、预紧

  十、数控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1、主要芯片的配置

  2、89C51存储器及I/O接口的扩展

  3、芯片地址分配

  4、键盘设计

  5、显示器设计

  6、步进电机接口及功放电路

  7、光电隔离电路

  8、越界报警电路

  十一.数控系统软件设计

  1、主程序框图

  2、系统软件总体方案

  3、插补原理

  4、功能模块流程图

  十二、附录

  1、参考书目

  2、毕业设计体会

篇四: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论文5000字

  

  -

  -

  机电一体化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

  机电一体化开展前景

  班

  级

  电

  气

  14学生

  泽

  文

  指导教师

  闫

  俊

  丽

  -

  .word.zl-

  -

  -

  完成日期

  2016年5月1日

  机电一体化开展前景

  摘要:

  在机械工程领域,由于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开展及其向机械工业的渗透所形成的机电一体化,使机械工业的技术构造、产品机构、功能与构成、生产方式及管理体系发生了巨大变化,使工业生产由“机械电气化〞迈入了“机电一体化〞为特征的开展阶。

  关键词:机电

  一体化

  开展

  系统

  前言

  机电一体化是指在机构得主功能、动力功能、信息处理功能和控制功能上引进电子技术,将机械装置与电子化设计及软件结合起来所构成的系统的总称。

  机电一体化开展至今也已成为一门有着自身体系的新型学科,随着科学技术的不但开展,还将被赋予新的容。但其根本特征可概括为:机电一体化是从系统的观点出发,综合运用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传感测控技术、电力电子技术、接口技术、信息变换技术以及软件编程技术等群体技术,根据系统功能目标和优化组织目标,合理配置与布局各功能单元,在多功能、高质量、高可靠性、低能耗的意义上实现特定功能价值,并使整个系统最优化的系统工程技术。由此而产生的功能系统,那么成为一个机电一体化系统或机电一体化产品。

  一

  机电一体化技术开展

  机电一体化是机械、微电子、控制、计算机、信息处理等多学科的穿插融合,其开展和进步有赖于相关技术的进步与开展,其主要开展方向有数字化、智能化、-

  .word.zl-

  -

  -

  模块化、网络化、人性化、微型化、集成化、带源化和绿色化。

  (1)数字化

  微控制器及其开展奠定了机电产品数字化的根底,如不断开展的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而计算机网络的迅速崛起,为数字化设计与制造铺平了道路,如虚拟设计、计算机集成制造等。数字化要求机电一体化产品的软件具有高可靠性、易操作性、可维护性、自诊断能力以及友好人机界面。数字化的实现将便于远程操作、诊断和修复。

  (2)智能化

  即要求机电产品有一定的智能,使它具有类似人的逻辑思考、判断推理、自主决策等能力。随着模糊控制、神经网络、灰色理论、小波理论、混沌与分岔等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与开展,为机电一体化技术开展开辟了广阔天地。(3)模块化

  由于机电一体化产品种类和生产厂家繁多,研制和开发具有标准机械接口、动力接口、环境接口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单元模块是一项复杂而有前途的工作。如研制具有集减速、变频调速电机一体的动力驱动单元;具有视觉、图像处理、识别和测距等功能的电机一体控制单元等。这样,在产品开发设计时,可以利用这些标准模块化单元迅速开发出新的产品。

  (4)网络化

  由于网络的普及,基于网络的各种远程控制和监视技术方兴未艾。而远程控制的终端设备本身就是机电一体化产品,现场总线和局域网技术使家用电器网络化成为可能,利用家庭网络把各种家用电器连接成以计算机为中心的计算机集成家用电器系统,使人们在家里可充分享受各种高技术带来的好处,因此,机电一体化产品无疑应朝网络化方向开展。给人们带来无穷的知识和方便。

  (5)

  人性化

  机电一体化产品的最终使用对象是人,如何给机电一体化产品赋予人的智能、情感和人性显得愈来愈重要,机电一体化产品除了完善的性能外,还要求在色彩、造型等方面与环境相协调,使用这些产品,对人来说还是一种艺术享受,如家用机器人的最高境界就是人机一体化。

  (6)微型化

  微型化是精细加工技术开展的必然,也是提高效率的需要。微机电系统(MicroElectronicMechanicalSystems,简称MEMS)是指可批量制作的,集微型机构、微型传感器、微型执行器以及信号处理和控制电路,直至接口、通信和-

  .word.zl-

  -

  -

  电源等于一体的微型器件或系统。

  (7)集成化

  集成化既包含各种技术的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和各种产品不同构造的优化与复合,又包含在生产过程中同时处理加工、装配、检测、管理等多种工序。为了实现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的自动化与高效率,应使系统具有更广泛的柔性。

  (8)带源化

  是指机电一体化产品自身带有能源,如太阳能电池、燃料电池和大容量电池。由于在许多场合无法使用电能。带源化是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开展方向之一。

  (9)绿色化

  绿色产品是指低能耗、低材耗、低污染、舒适、协调而可再生利用的产品。在其设计、制造、使用和销毁时应符合环保和人类安康的要求,机电一体化产品的绿色化主要是指在其使用时不污染生态环境,产品寿命完毕时,产品可分解和再生利用。

  二

  机电一体化的现状和开展趋势

  机电一体化开展至今已经成为一门自成一体的新型学科,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开展,必将被赋一予新的容。但其根本特征可概括为机电一体化是从系统的观点出发,综合运用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汁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传感测控技术、电力电子技术、接口技术、信息变换技术以及软件编程技术等群体技术,根据系统功能目标和优化组织目标,合理配置与布局各功能单元,在多功能、高质量、高可靠性、低能耗的意义上实现特定功能价值,并使整个系统最终到达最优化的系统工程技术。由此而产生的功能系统,就成为一个机电一体化系统或机电一体化产品。

  机电一体化的开展趋势机电一体化是集机械、电子、光学、控制、计算机、信息等多学科的穿插综合,它的开展和进步依赖并促进相关技术的开展和进步。因此,机电一体化的主要开展方向如下智能化智能化是世纪机电一体化技术开展的一个重要开展方向。

  人工智能在机电一体化建立的研究日益获得重视,机器人与数控机床的智能-

  .word.zl-

  -

  -

  化就是重要应用。这里所说的“智能化〞

  是对机器行为的描述,是在控制理论的根底上,吸收人工智能、运筹学、计算机科学、模糊数学、心理学、生理学和混沌动力学等新思想、新方法,模拟人类智能,使它具有判断推理、逻辑思维、自主决策等能力,以求得到更高的控制目标。

  模块化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工程。由于机电一体化产品种类和生产厂家繁多,研制和开发具有标准机械接口、电气接口、动力接口、环境接口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单元是一项十分复杂但又是非常重要的事。如研制集减速、智能调速、电机于一体的动力单元,具有视觉、图像处理、识别和测距等功能的控制单元,以及各种能完成典型操作的机械装置。这样,可利用标准单元迅速开发出新产品,同时也可以扩大生产规模这需要制定各项标准,以便各部件、单元的匹配和接口。由于利益冲突,近期很难制定国际或国这方面的标准,但可以通过组建一些大企业逐渐形成。显然,从电气产品的标准化、系列化带来的好处可以肯定,无论是对生产标准机电一体化单元的企业还是对生产机电一体化产品的企业,规模化将给机电一体化企业带来美好的前程。

  网络化世纪年代,计算机技术等的突出成就是网络技术。网络技术的兴起和飞速开展给科学技术、工业生产、政治、军事、教育、日常生活都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各种网络将全球经济、生产连成一片,企业间的竞争也将全球化。机电一体化新产品一旦研制出来,只要其功能独到,质量可靠,很快就会畅销全球。由于网络的普及,基于网络的各种远程控制和监视技术方兴未艾,而远程控制的终端设备本身就是机电一体化产品。因此,机电一体化产品无疑朝着网络化方向开展。

  微型化微型化兴起于世纪年代末,指的是机电一体化向微型机器和微观领域开展的趋势。国外称其为微电子机械系统,泛指几何尺寸不超过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并向微米、纳米级开展。微机电一体化产品体积小、耗能少、运动灵活,在生物医疗、军事、信息等方面具有不可比较的优势。微机电一体化开展的瓶颈在于微机械技术,微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加工采用精细加工技术,即超精细技术,它包括光刻技术和蚀刻技术两类。

  -

  .word.zl-

  -

  -

  绿色化是时代的趋势。绿色产品在其设计、制造、使用和销毁的生命过程中,符合特定的环境保护和人类安康的要求,对生态环境无害或危害极少,资源利用率极高。设计绿色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具有远大的开展前途。机电一体化产品的绿色化主要是指使用时不污染生态环境,报废后能回收利用。人们大量倡导绿化工业能够给人们带来的美好的生活,良好的生活品质。

  系统化的表现特征之一就是系统体系构造进一步采用开放式和模式化的总线构造。系统可以灵活组态,进展任意剪裁和组合,同时寻现多子系统协调控制和综合管理。表现之二是通信功能的大大加强,一般除外,还有、人格化。未来的机电一体化更加注重产品与人的关系,机电一体化的人格化。

  三

  机电一体化的未来开展

  1、全息系统化全息系统化也即智能化,是对机器的行为描述,即在控制理论的根底上,吸收计算机科学、模糊数学、运筹学、混沌动力学、人工智能、心理学和生理学等新的学科方法、新的设计思想,从而模拟人类的思维能力,使它如同人一样具有思维、意识等能力,以便到达更高水平的控制目标。随着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开展,机电一体化产品智能特征也越来越明显,智能化水平也是日趋上升,新世纪机电一体化技术中的智能化的快速开展,人工智能在机电一体化的研究中也日益得到重视,其中机器人与数控机床的智能结合就是一项重要应用。当然,要使机电一体化产品具有与人完全一样的智能永远是不可能的,也没有这个必要,但是,高性能、高速的微处理器使机电一体化产品具有低级智能或者人的局部智能,那么是完全可能而又必要的。

  2、目前,这种微型机械学是机电一体化的一个重要的前进方向,更是机电一体化向微观领域和微型机器的开展趋势,在国外,人们称其为微电子机械系统,也指外观尺寸不超过1cm3的机电一体化产品,一并向微米级、纳米级开展,正因为微机电一体化产品耗能少、体积小、运动灵活,在军事、生物医疗、信息等方面占有很高的地位和很大的优势。

  3、光机电一体化是机电产品开展的重要趋势,因为机电一体化系统是由-

  .word.zl-

  -

  -

  机械系统、能源系统、传感系统和信息处理系统等部件构成的,因此,在机电一体化技术中引进光学技术,充分利用光学技术的先天优点,有效地改良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能源系统、传感系统和信息处理系统。

  4、产品网络全球化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兴起和飞速开展带动了科学技术的巨大开展,同时给日常生活都带来了全新的面貌,全球生产、经济被各种网络连成一片,企业间的竞争也将出现网络全球化,一旦研制出机电一体化新产品,只要其质量有保证,功能可靠,必然会畅销全球。因为有了网络的普及,那么只要是关于网络的各种远程监视和控制技术也就方兴未艾,然而远程控制的终端设备就是机电一体化产品,因此,机电一体化产品也必然会朝着网络全球化开展。

  5、产品绿色化随着工业的兴旺,人们的生活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物质需求丰富,生活舒适可用资源减少,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因为这些现象的出现,人们开场呼吁保护环境资源,回归自然,那么此时,绿色产品的概念也就应运而生,这是一个时代的绿色化趋势,在这里,机电一体化产品的绿色化主要是指:使用时不破坏生态环境,报废后还能回收利用。因此,机电一体化绿色产品在其设计、制造、使用和销毁的过程中,应完全符合生存环境和人类安康的要求,对生态环境尽可能的无害或危害极少,资源利用率要极高。由于这种客观的存在性,设计绿色的机电一体化产品所需要的技术本钱很高,但其具有远大的开展空间。

  6、机电一体化的人格化,其有两层含义:①机电一体化产品的使用对象是人,怎样将人的智能、情感、人性赋予机电一体化产品显得越来越重要,尤其是家用机器人,其最高境界就是人机一体化;②模仿生物机理,研制出各种机电一体化产品。随着科技的开展,机电一体化装置对信息的依赖性越来越大,很多时候类似于活的生物:当大脑停顿工作时,生物便死亡,而大脑工作时,生物就充满活力,即信息决定系统的工作与否。

  四、我国开展“机电一体化〞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机电一体化工作主要包括两个层次:一是用微电子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其目-

  .word.zl-

  -

  -

  的是节能、节材,提高工效,提高产品质量,把传统工业的技术进步提高一步;二是开发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机电产品,促进产品的更新换代。

  1、我国“机电一体化〞工作面临的形势

  〔1〕我国用微电子技术改造传统工业的工作量大而广,有难度

  〔2〕我国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加速产品更新换代,提高市场占有率的呼声高,有压力。

  〔3〕我国用机电一体化产品取代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耗能、耗水、耗材高,污染、扰民产品的责任重。

  2、我国“机电一体化〞工作的任务

  我国在机电一体化方面的任务可以概括为两句话:一句话是广泛深入地用机电一体化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另一句话是大旗鼓地开发机电一体化产品,促进机电产品的更新换代。总的目的是促进机电一体产业的形成、为我国产业构造和产品构造调整作奉献。总之,机电一体化技术既是振兴传统机电工业的新鲜血液和源动力,又是开启我国机电行业产品构造、产业构造调整大门的钥匙。

  五、开展机电一体化的对策

  1、加强统筹安排,协调开展方案

  目前,我国从事“机电一体化〞研究开发及生产的单位很多。各自都有一套自己的开展策略。建议各主管部门责成有关单位在进展深入调查研究、科学分析的根底上,制定出统管全局的“机电一体化〞研究、开发、生产方案和规划,防止开发上重复,生产上撞车!以后会开展顺利和正确的开展机电一体化。

  2、强化行业管理,发挥“协会〞作用

  我国有必要明确一个“机电一体化〞行业的统管机构。国家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的精神,以及机电一体化行业特点,加强机电一体化协会的建立,赋予其行业管理职能。“协会〞要进一步扩大领导机构——理事会的代表层面和复盖面,要加强办公室、秘书处的建立;

  3、优化开展环境、增大支持力度

  -

  .word.zl-

  -

  -

  增大支持力度,在技术政策上,要严格限制耗电、耗水、耗材高的传统产品的开展,对未采用机电一体化技术落后产品限制强制淘汰;大力提倡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对传统产业进展改造,对有关技术开发、应用工程优先立项、优先支持,对在技术开发、应用中做出奉献的单位领导、科技人员进展表彰奖励等。

  在经济政策上,要多给机电一体化科研攻关课题、开发应用工程利用科技专项基金和科技三项费用的时机;优化开展环境指通过宣传群众,造成一种社会上下、企业外都重视、支持“机电一体化〞开展的气氛,如尽快为外商到我国投资开展“机电一体化〞产业提供方便;。

  4、突出开展重点,兼顾“两个层次〞

  要注意抓两个层次上的工作。第一个层次是“面上〞的工作,即用电子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进展改造,在传统的机电设备上植入或嫁接上微电子(计算机)装置,使“机械〞和“电子〞技术在浅层次上结合。第二个层次是“提高〞工作,即在新产品设计之初,就把“机械〞与“电子〞统一起来进展考虑,使“机械〞与“电子〞密不可分,深度结合。

  六

  完毕语

  综上所述,机电一体化的出现不是孤立的,它是许多科学技术开展的结晶,是社会生产力开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当然,与机电一体化相关的技术还有很多,并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开展,各种技术相互融合的趋势将越来越明显,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广阔开展前景也将越来越光明。

  参考文献

  1自厚.

  人工智能技术及其在钢铁工业中的应用[J].冶金自动化,1994〔5〕

  2唐立新.钢铁工业CIMS特点和体系构造的研究[J].冶金自动化,1996〔4〕

  -

  .word.zl-

  -

  -

  3唐怀斌.

  工业控制的进展与趋势

  [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1996〔4〕

  4王俊普.

  智能控制[M].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9965林行辛.

  钢铁工业自动化的进展与展望[J].冶金,1998〔1〕6殷际英.

  光机电一体化实用技术[M].:化学工业,20037芮延年.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M].

  :机械工业,2004.

  -

  .word.zl-

篇五: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论文5000字

  

  机电一体化毕业论文(5篇)

  【easures

  1引言

  毕业设计是高校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是对学校应届毕业生在毕业前接受的一次综合性实践训练,是对学生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和系统的必要环节。它是学生接受设计任务,在教师指导下独立进行工程实践,获得基本训练并取得成果的过程,它是评估毕业生学业成绩的一个重要方式,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的关键一环[1]。结合我校教学工作的实际情况,我主要从选题、开题环节、毕业设计指导,论文答辩等方面,提出了改进毕业设计工作的措施。

  2立足实际,科学选题

  选题是毕业设计工作的龙头,选题质量是影响毕业设计质量的重要因素,精心挑选毕业设计题目,是搞好毕业设计的第一步。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我认为当前选题工作存在着一些问题:1、有的选题缺乏综合性、新颖性,深广度不够;2、有的选题对学生显得难度较高,工作量过大;3、有的选题虽然有较高的研究价值,但学生由于怕难或者因就业等原因而不愿选;4、有的选题虽然取自实际生产,但学生并不能完全弄明白生产实际的具体情况,设计就有脱离实际的情况出现;5、有的选题虽然很好,但是学生都选同一类型的题目,相互之间,互相借鉴的比重太大,使的设计变相的成了一种具体的形式,另外,不同指导教师之间和不同的学生之间设计题目在难度和份量上也存在一定差异。

  针对以上问题,可以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选题。

  (1)毕业设计选题要尽可能做到一人一题,相互之间的共性尽可能少一些,这样就可以避免学生之间互相抄袭、引用,让他们能够真正从设计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达到锻炼和学习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达到这个教学环节实施的意义。

  (2)毕业设计选题要尽可能联系生产实际和工程应用的研究。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由于是真做实干,他们就会主动去了解、熟悉有关企业生产的实际情况,积极主动的去分析实际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因此,我们在为____级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学生选题时,选择了20Kg铝锭自动装箱系统的设计,擦黑板机械人的设计,简易倪红灯控制系统的设计,十层电梯的PLC控制系统设计,电子抢答器的设计等新颖的又结合生产、生活实际的设计题目,这些题目不仅能够反映当代科技发展水平,而且能够让学生能进一步了解、把握国内外在机电一体化领域的一些最新成果和发展动态,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实际课题的研究中来。

  (3)要考虑完成课题的客观条件。学校毕业设计经费、教学试验条件都有限,不是任何来自科研实际的课题都可用做毕业设计,必须根据客观条件来选择设计题目,这些条件主要包括:可查资料库源,试验设施和足够的经费等,因此我们在选题时,一般选用能为学生提供可用的仪器设备,试验场地等条件的科研课题,这样可以为学生做毕业设计时提供可以直接操作,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的机会。

  (4)要有适当的难度和深度。举例说我们选择擦黑板机械人的设计课题时,考虑到该课题涉及了机械原理、系统设计、数电、模电、单片机、微机

  原理、汇编等多个领域,涉及的知识面较广,设计工作量较大,有一定的深度,学生可以通过综合应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在规定的时间内得到充分的锻炼,但是考虑到本课题有一定的难度,为了保证学生在有限的毕业设计工作时间内,经过努力能完成任务或做出阶段性结果,我们安排了两个同学参加,在掌握总体设计思路的基础上,分别进行硬件结构设计、软件设计等不同部分的的设计工作,让每一位同学都各有侧重点地进行研究,经过两位同学的分工合作,最终完成了整个毕业设计题目的设计任务,效果良好。

  3加强教学督导,落实开题环节

  为了提高毕业设计的教学质量,我们借鉴了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方法,在本科毕业设计教学中加入开题环节,其目的是:1、通过开题环节可以尽早发现毕业设计题目是否满足专业要求,学生能够完成的可能性有多大,能否涵概所学专业的所有知识等基本问题。2、通过落实开题环节,还可以强化学生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广泛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提出问题、拟定实验研究方案和设计方案,进行科学实验与测试,对数据进行整理与分析,撰写实验报告、毕业论文的能力,同时也是对学生的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述的能力的培养,是落实和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的有效手段。具体的实施办法是:

  (1)明确落实开题环节的必要性。开题的意义在于完善论文设计方案,使论文设计方案更加系统化。学生通过收集设计资料的相关信息,听取各方意见,可以明确自己的设计思路,坚定设计者的信心。一般说来,将思考的东西正式地讲出来和写出来,会比原来所思考的更有升华的意味,因

  为从思到说和写,其间加入了逻辑的创造过程。因为在撰写开题报告时,就要求学生能够弄清楚设计题目的来龙去脉,从而使学生明确毕业设计课题的目的和要求,让他们对题目有更深刻理解与认识,会使原来的设计思路更加完善和系统,令他们对自己的工作做到胸有成竹,减少盲目性,避免出现不知从何处入手的尴尬局面。(2)开题环节的组织和实施。我们要求学生在开题会之前,,要按规范书写开题报告。在开题的时候,学生须持经指导老师签字同意的开题报告书、任务书及其它相关资料上台汇报。主要汇报选题的目标和意义、拟采取的技术路线和方法、工作基础、预期成果和工作计划等要求的内容,要求学生自述10分钟,然后评审小组根据学生的自述和开题报告书及其它文本内容,对学生毕业设计题目是否达到专业培养目标要求和完成论文设计的可行性进行考核,并对毕业设计题目的设计广度、深度、贴切度、重点和难点等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

  4采取有效措施,加强过程指导

  为了提高我们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设计的教学质量,我们探索出了一条适用于毕业设计的全环节教学质量监控的方法。具体的措施是:1、设定学生的设计出勤表,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签到,这样做的目的是可以很好的掌握学生的设计进度,督促和指导学生按时完成设计。2、成立设计指导小组,小组成员尽可能包含所有专业特长的教师。小组内的每一位老师都可以对小组内的学生进行自己专长方面的专业指导,这样可以提高指导设计者的综合能力,使毕业设计的内容准确专业。3、开展设计小组例会制度,即每个设计小组每周开一次例会,主要工作是:要求学生把一周设计的心得体会在例会上发言,汇报设计进度,并提出设计中发现的新问题。

  这样做一方面可以跟踪学生的设计进度,及时发现问题,并能及时纠正;另一方面,可以促进教师之间相互交流学习,使教师教学水平共同提高。通过对我校毕业设计工作的综合考核,这种工作方式完全实现了对整个设计过程的检测,保证了教学质量。

  5严格考评,保证答辩的质量

  答辩是毕业设计工作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全面检查和评估毕业设计质量的重要手段。严格的答辩将有利于学生树立良好的学风,促进学生认真做好毕业设计。我校的具体情况是:根据不同的专业成立若干答辩分委会,分委会下辖若干个答辩小组。分委会主任和答辩小组组长均由副高职称以上教师担任。为了加强教学督导作用,我校专门设立教学督导组,成员都是离退休的老教授,在答辩期间分别派到各个小组指导答辩工作。

  毕业答辩前首先是对学生的毕业论文进行盲审,要求由除指导教师外的答辩小组2名以上教师认真审查评阅,写出评阅意见与评分,盲审不通过的不准予参加毕业答辩,以此来审查学生的答辩资格。通过的同学要准备答辩的,把毕业论文的结构、主要完成部分及设计的结果等内容准备出来。答辩时,要求每位同学的答辩自述时间应控制在15-20分钟左右,教师提问20分钟为左右。在答辩过程中要有专人对学生所提的问题进行记录,对答辩情况进行汇总。答辩完成后,要求所有答辩小组的成员对各个学生的答辩情况进行决议,给出毕业答辩成绩。毕业设计成绩评定必须坚持标准,严格要求。优秀的比例应严格控制在本专业参加答辩总人数的15%以内,优良比例应严格控制在60%以内。

  毕业设计的质量,除了本身的学术水平、应用价值另外,还应考察学生解

  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在工作中查阅处理信息和应用各种工具的能力、撰写科研报告和表达交流的能力以及在工作中的团队协作能力等。对毕业设计拟评优秀的学生,要求参加各系答辩分委会组织的集中答辩。对毕业设计平时不认真、小组答辩成绩较差的学生,由相关分委会组织复答辩后视情况决定是否给予通过。答辩委员会要办事公正,治学严谨,严把质量关,对毕业设计达不到教学要求的,决不姑息。

  6结论

  要想搞好毕业设计工作,关键的是要做到五个到位,即认识到位、经费投入到位、指导教师到位、学生到位和管理工作到位。另外,,消除学生毕业前的各种干扰,专心做好毕业设计,是本阶段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严格的答辩将有利于学生树立良好的学风,促进学生认真做好毕业设计。正确认识毕业设计的重要性将有利于保障和提高教学质量,实现为社会输入合格人才的要求。

  参考文献

  [1]董黎刚,赵姺.高校毕业设计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J].南京电气电子教学学报,____,26(6):122-124为了适应我省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满足社会对机电类中等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进一步推动中等教育体制改革,我校遵照教育部关于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有关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加快了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建设步伐,并且对机电技术应用的专业人才需求进行了广泛的社会调研。

  一、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简介

  随着现代化工业生产的发展,自动化控制技术的集成应用正起着越来越

  重要的作用。由于气动技术、液压技术、传感器技术、PLC技术、网络及通讯技术等学科的强烈相互渗透而形成的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已成为当今工业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

  机械技术可以承受较大载荷,但不易实现微小和复杂运动的控制,而电子技术则相反,不能承受较大载荷,却容易实现微小运动和复杂运动的控制。所以,传统意义上的机电技术,主要指机械与电工电子及电气控制这两方面的一体化,并且明显偏重于机械方面。当前,科技发展的态势特别注重学科间的交叉、融合以及电子计算机的应用。机电技术的内涵也发生了变化,它是利用电子技术、信息技术(主要包括传感器技术、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等)使机械实现柔性化和智能化的技术。其本质是将电子技术引入机械控制中,也就是利用传感器检测机械运动,将检测信息输入计算机,计算得到能够实现预期运动的控制信号,由此来控制执行装置。机电技术将机械技术与电子技术实现完美结合,充分发挥各自长处,实现互补。所以说,一件真正意义上的机电技术产品,应具备两个明显特征:一是产品中要有运动机械;二是采用了电子技术,使运动机械实现柔性化和智能化。因而,机电技术是自动化技术与机械设备紧密结合的产物,也是机械设备向自动化方向发展的必然趋势。它的应用范围涉及了工业、农业、交通、能源、国防等众多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二、机电技术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分析

  当今,世界高科技竞争和突破正在创造着新的生产方式和经济秩序,高新技术渗透到传统产业,引起传统产业的深刻变革。机电技术正是这场新技术革命中产生的新兴领域,机电技术产品的功能,除了精度、动力、快

  速性外,更需要自动化、柔性化、信息化、智能化,逐步实现自适应、自控制、自组织、自管理,向智能化过渡。从典型的机电技术产品来看,如:数控机床、加工中心、机器人和机械手等,无一不是机械类、电子类、电脑类、电力电子类等技术集成融合成一体化,这必然需要机电技术设备操作、维修、检测及管理的大量专业技术人员。优越的地理优势和自然资源为江苏省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连云港市经济的快速发展,给我校机电类专业的建设与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同时,随着行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组合,各行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快速发展阶段,因此对人才的需求量大增。尤其是机电技术,这种通用专业的技术人才需求量更大。另一方面,机电技术的应用面广,在诸如农、林、牧、渔产品的深加工企业,食品加工、造纸、印刷以及交通运输以至现代商业企业等都离不开机电技术。

  为充分满足科技发展及社会诸多企业对多方位人才的需要,我校领导带领有关专业老师调研了一些大中型企业公司,还走访了一些很有发展前景的科研单位及兄弟职业学校,如南京巨森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苏州生益科技有限公司、连云港七一六研究所、连云港中远造船公司(集团)、连云港市富文实业有限公司、连云港千樱医疗设备有限公司、连云港北方变速器有限责任公司、连云港锻压机床制造公司、连云万通机械厂等企业,这些单位大都是以高新技术为增长点,重点发展微电子、数控机床、模具设计与制造、智能仪器仪表、电子专用设备等主导产业。机、电、信息技术的综合应用是这些产业的主要特点。被调查的单位都涉及到机电技术的应用,大部分岗位需求综合素质高,具备机、电技术综合应用知识的技能型

  人才。在分别与企业领导、人事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毕业生进行深入的交流和座谈后,充分意识到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特别是近年来我省高新技术产业的迅速崛起,社会人才需求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作为电气自动化、机械制造等专业的补充与延伸,机电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将成为各企业争夺的对象。企、事业单位急需一线技能型操作人才,尤其是综合技术应用人才为我们的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

  调研表明,经济发达地区对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中职毕业生需求是巨大的,前提是毕业生具备实际工作能力。因此,为了适应区域经济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需要,满足社会需求,我校对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进行了改革调整,该专业以社会发展对机电专业人才需求为着眼点,建立一个科学、完善、具有中职教育特色的教学体系。突出应用性、整合性、实践性、先进性、综合性的原则,使毕业生既能掌握机电技术设备的使用、制造、维修、检测、等专业理论知识,又能熟练进行机电产品的维修及设备的操作及维护等实际技术。它是我校对社会需求做出的快速反应,与区域经济的发展和高新技术状况是同步的。这一措施适应了我省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适应了企、事业单位对人才的需求,适应了学生今后继续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教改后的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以校企合作作为人才培养新途径,提高课程的整合性、技术的先进性、知识的综合性,加强实践性,使该专业的毕业生明显的具有复合型人才特色。

  三、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1.机电技术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员

  当今,世界高科技竞争和突破正在创造着新的生产方式和经济秩序,高新技术渗透到传统产业,引起传统产业的深刻变革。机电技术正是这场新技术革命中产生的新兴领域,机电产品的功能,除了精度、动力、快速性外,更需要自动化、柔性化、信息化、智能化,逐步实现自适应、自控制、自组织、自管理,向智能化过渡。从典型的机电产品来看,如:数控机床、加工中心、机器人和机械手等,无一不是机械类、电子类、电脑类、电力电子类等集成融合成一体化,这必然需要机电设备操作、维修、检测及管理的大量专业技术人员。

  2.我国急需机电技术应用性专门技术人才

  近几年来中等职业学校的机电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就业前景一片光明。在未来的几年甚至十几年内,对机电技术人员的需求将会是有增无减。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契机,发挥职业教育的优势,加大对机电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力度,迅速扩大在机电技术人才培养市场的份额。

  3.江苏省以及连云港市需要大量的机电专业技术人员

  近几年,苏南地区经济高速发展,并已成为我国著名的经济区和制造业基地,工业产值逐年攀升,各种成分的经济为了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大量引进高新技术设备已成为必然,其中机电产品更是占主导地位。以数控机床加工中心为例:广东省大中型企业中,近几年引进许多国内外先进设备,但真正能使其发挥潜能的机电技术人员还非常有限。目前,我省技术工人还紧缺,且年龄偏大,制造业中具有高等技术资格的人员很少。为此,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为满足企业对机电人才的需求,不断培养和输送了许多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优秀毕业生,但随着经济的快

  速发展,更加需要大量的机电技术应用性人才。

  4.机电设备维修行业对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技术人员的需求

  近些年,各高校为企业培养了许多机电技术设备的设计、制造和使用人才,但是在机电设备,尤其是大中型机电设备,访问非常缺少维修人员。我省机电维修行业从业人员中,具有技师水平的技术工人仅占很小比例,许多厂家不得不高薪聘请国内外专业人士,但还是不能满足现代生产的需求。为此,应加强机电设备维修行业人才的培养,加大改革力度,为企业的发展及时输送应用性专门人才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义务。

  5.新形势的发展需求大量的专业人才

  随着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毕业生已面向人才市场,面向社会,打破地区、行业限制,自主择业,双向选择,其中许多毕业生要到苏南地区条件好的机电企业谋职,这势必也会加大

  人才的需求量。21世纪机电技术的新发展及随着我省中、北部崛起和战略政策的实施,先进技术的利用规模将不断扩大,迫切需要大量高素质的机电技术专业人才

  四、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依据

  (一)专业设置的指导思想

  本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21世纪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面向机电制造行业,从事机电一体化设备制造、装调与运行、管理营销等工作的应用性专门人才。

  (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社会需求

  我们正处于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不断产生。技术进步对社会职业的种类和职业活动的内容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也导致产业结构和职业结构的不断更新、变化,新旧工种的更替周期加快,职业流动愈加频繁。作为培养一线生产和管理岗位人才的中等职业职业学校,更应关注职业需求的变化趋势。调研情况表明,传统的机械工业已增加了新的内涵,产品的加工制造手段也逐渐被新技术所取代。机、电技术的融合交叉越来越多,以往的学科体系和过细的专业教学已满足不了现实的需要。通过调研我们发现目前机械行业最缺的人才:一是复合型管理人才,即既懂技术又懂管理,能按市场经济规律组织产品生产,把握企业方向的高级人才;二是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级技术人才;三是既懂技术又懂营销,了解市场行情,又能提出改进意见的人才;四是应用型的技术工人。通过分析,我们认为对于中等职业职业学校,我们的培养目标是使毕业生走人工作岗位后,经过锻炼最终成为后两种人才。

  从几个单位调研的产品中看出,产品科技含量愈来愈高,不但包括机械、电子、微机、光电技术,还有激光、通信、各种新型传感器等内容,这些单位的产品已不是某单一技术领域的产品。这些产品已随着时代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社会的用人要求也随之而变,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改革和调整正是弥补了这种不足,并突出了复合型、应用型、实践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更能适应企业与社会对人才知识结构和综合能力的需求。我们通过对各企事业单位调研资料的汇总,发现用人单位急需以下岗位人才:

  (1)机电产品的制造加工;

  (2)机电产品的组装、调试;

  (3)机电设备的操作、维护;

  (4)机电产品的销售、技术服务、检验与管理;

  (5)自动化生产线的调试维护等;

  (6)生产一线服务人才;

  (7)生产现场工艺技术人员。

  上述岗位在原有传统行业中融进了高新技术。有些机电产品和大型生产线应用了微机、软件、PLC,微电子,并采用各种新型的传感器来检测和控制,其产品的制造手段也不断更新,如激光加工、数控加工等等。这些岗位群所要求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突出了应用性和综合化,所需要的人才是能直接有效地服务于生产一线的技能型人才。

  (三)教学条件

  教育有其自身的规律,中等职业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与调整,在强调市场需求导向的同时.必须考虑学校自身条件,并保证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

  1、培养计划可行性论证

  机电行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对生产第一线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我校为了适应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的需要,努力把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办成我校的省级示范专业,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逐步扩大招生规模。我校师资、实验、实训等条件都能满足教学的需要。

  2、教材建设规划

  我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教材采用教育部中职规划推荐教材和自编教材相结合的教材体系。我校自编了一批实践实训补充教材,基本形成了一套较

  为适用的教材体系。

  3、师资队伍建设目标规划

  师资是实现培养目标和培养计划的关键,建设一支结构合理,具有较高教学水平和较丰富实践经验,较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是中职教育和进行教学改革的中心环节。本专业师资建设规划如下:

  (1)继续引进一批高层次人才;

  (2)淡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界限,采用交叉培训(养)的方式,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

  (3)聘任一批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尤其是请专家到校短期任教,进行科研指导;

  (4)加强师德教育,为人师表,敬业爱生;转变教育观念,进行素质教育,提高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4、实验实训室建设情况

  我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实验实训设施经过多年的积累和完善,已经达到了相应课程的实验实训教学要求。现有车工、钳工、电工、焊工、数控技术、机械拆装、单片机、可编程控制器、液压与气动技术、机电技术综合(含传感器)等实验与实训。

  五、专业特色

  1、专业历史

  连云港市大港职业教育中心已有十多年机电类专业办学历史,现已发展为包括机械加工技术、数控技术、电子技术、机电技术应用等一系列专业群。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是针对制造业对机电一体化人才的迫切需要,围绕

  机电应用技术专业方向进行人才培养,独立设置的机电类专业。机电技术应用主要是培养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和专业理论,掌握较强的实践技能,适应现代化生产一线需要的专业应用型技术人才。在一支双师型专业骨干教师队伍的支撑下,多年来,积累了宝贵的专业办学经验,培养和锻炼了一批青年骨干教师队伍,为我校进一步办好机电技术应用,培养高素质机电技术人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培养模式创新

  中等职业教育是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离不开产业、企业的需求导向,而产业、企业具有忠中等职业教育的巨大可利用资源。我们已经认识到中职教育需要行业、企业的深层次参与。通过积极打通产学合作的途径,拓展技术与技能培养的教育资源,提高了毕业生对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适应程度。专业设置瞄准经济与产业结构调整的走向,在广泛调研的前提下,组成由企业、学校参加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对人才需求预测、产业发展前景分析、人才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安排、主干课程设置、能力结构要素、专业开办条件以及专业建设的社会可利用资源等方面进行评议、论证、审核;在此基础上,决定该专业设置与改革方向。

  3.开展产学合作

  开展互动性的产学合作。学校、企业共同实施中等职业教育。这种深层次的合作,是将学生培养全过程的绝大部分内容由学校、企业合作完成,企业已经成为育人主体的一部分;学校主动参与企业新产品开发、技术改造等企业发展活动。在尽可能大的范围内做到校企双方

  资源的有效共享,创新产学合作思路。校、企双方认真梳理产学合作要素,创造性地提出产学合作办学的新模式。通过校企合作,建设高水平实践教学基地。学校通过为企业提供培训服务和技术服务、提供宣传窗口、提供订单教育等服务项目中,使企业通过主体专业的合作项目来实施其品牌战略。而企业因此也反哺学校专业建设,提供校外实习基地、为设置在校内的实训基地提供了部分仪器设备并提供教师挂职锻炼岗位、受聘承担部分教学任务及其它合作项目;在学校、企业和学生共赢的过程中,企业还为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解决就业提供了许多方便条件;因而产学合作使教育教学质量得以提高,毕业生充分就业。

  4.双证书培养制度

  实施双证书培养制度,既是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毕业生就业率的重要保障。学生经过三年的学习,修完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经考试、考查合格,按要求完成毕业实习,颁发毕业文凭。同时应取得教学计划要求的英语、计算机等级和相应的岗位资格证书。双证培养在我校早有实践,并建立了职业技能鉴定所,取得了很大成效,毕业生接受双证书培养的比例达到100%,推动了毕业生的就业。

  六、制定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

  (一)培养目标与基本要求

  中等职业教育应根据社会对生产、服务、管理等第一线实用型人才的要求,使学生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和初步能力,培养和造就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德、智、体全面发展,毕业后能适应岗位工作需要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毕业生的基本要求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懂得马克思列宁主义、____思想和____理论的基本原理,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掌握和应用本专业必备的理论和知识,掌握本专业的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具备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具备创新精神,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健全的体魄。

  1、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建设目标

  在专业建设过程中,我们以转变教育思想为指导,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的,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为主题,争取用3年的时间,把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办成特色鲜明、适应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的、在同类教育中具有带头作用的省级示范专业。

  2、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

  我校的专业建设,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专业素质培养为主线,以优化专业教学内容、课程体系为重点,加强专业教材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逐步形成特色鲜明的中职办学模式。通过校企合作,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途径,把学生培养成有扎实的专业知识、熟练的实践能力、能够适应机电行业中各种技术岗位群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3、知识结构与专业能力

  要求基础够用、理论能力强、操作技能宽。

  (1)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自然科学基础和技术基础的理论知识,主要包括数学知识、机械基础知识、电工电子和计算机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阅读本专业英语技术资料能力。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总公司是一家国有经济性质的注册企业。公司于1992年成立后,根据开发区创新管理体制的总体要求,总公司在牢固树立服务第

  一、效率第一的同时,不断强化内部各项管理,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进取因素,不断吸引全社会的科技人才和投资者加盟,为共同建设和开发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不懈的努力。随着总公司大招商、招大商战略目标的整体推进,在开发区组建一个机动车辆管理机构,有效的实施人员与车辆的管理,已经成为促进当前开发区迅速发展壮大的迫切需要。

  一、组建交安委的必要性

  1、高新技术开发区目前现有各类型机动车辆__余辆,驾驶人员__余人,根据二期扩建规划,预计到明年底机动车辆将增加到__余辆,机动车驾驶人员也将增加到__余人。

  2、已经和即将进驻开发区的外地的,以及在其他交安委上户的机动车辆和人员,由于异地车辆审验、工作联系等方面的繁琐和不便,待开发区交安委组建后,必将有一批机动车辆和人员转入管理。

  3、高新技术开发区位于太原市南部学府街,地理位置十分突出。在开发区四周又云集着各类大中型机动车辆交易市场,加之长风大街的开通,东西南北,四通八达,车流量较之以往成倍增加,具有良好的组建条件和管理环境。

  二、交安委的管理方案和管理规模

  1、管理名称及法人

  1、1管理名称:太原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总公司交通管理安全委员会

  1、2隶属单位:太原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总公司

  1、3法人代表:___

  1、4负责人:___

  2、组织机构:

  2、1主任:1人

  2、2内勤:1人(负责车辆和驾驶人员的档案管理〕

  2、3车管员:2人

  2、4安全管理:1人3、管理办法3、1主任由总公司选派一名具有多年交通管理实际经验的技术人员担任。3、2其他所需人员全部面向社会实行公开招聘。择优录用。3、3制定岗位实施细则,严格各项管理规定。3、4实行年度测评、奖优罚劣、竞争上岗,采取末位淘汰的新机制。4、办公地址:鉴于高新技术开发区的极佳投资环境,场址选择在高新开发区管委会大楼为最优方案。

  三经济分析:

  1、市场前景

  1、1太原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正处于全市结构调整、城市建设、经济发展最为关键的一个十分时期,开发区机动车辆与驾驶人员增长较快,要求简便快捷的管理需求量较大。

  1、2高新技术开发区目前尚无具有必须规模,且又具有较强竞争实力的交通管理机构。总公司交安委的组建成立,依托开发区良好的投资环境,经过先进合理的计算机管理手段,必将对开发区驾驶人员以及各类型机动车辆实施有效的管理,具有稳定的管理基础。

  1、3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家用汽车的普及,经过不断完善管理服务意识与管理服务质量,以严格的管理,规范的运作,良好的服务,树立诚实可信的管理形象,必将吸引周边地区一大批机动车辆和驾驶人员入户挂靠。逐步拓展管理范围。

  2、资金来源

  2、1申请国家预算内拨款

  2、2向国内各大银行及财政信托公司贷款

  2、3自筹组建初期投资和铺底流动资金__万

  3、费用估算:先期投资年费用约__万余元[由整理]

  其中:场地租赁费:

  ____元

  办公设备:____元

  人员费用:编制定员5人,年平均工资____元,年工资总费用为____元

  其他费用:____元

  4、效益估算

  4、1目前开发区现有车辆____辆,单车年管理费____元,年收益____元。

  4、2随着管理规模的不断扩大,预测在明年底前将吸纳各类转户迁移机动车辆__余辆,年收益__万元。

  4、3随着管理人员业务素质的不断提高和服务意识的增强,高效便捷的管理手段,必将吸引众多零散和家用私车车主的入户挂靠,在极大便利广大群众购车上户的同时,所产生的社会效益无法估算。

  综上所述,组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总公司交安委,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和良好的发展机遇,依托开发区组建交安委具有明显的优势,投资利润率较高,有必须的抗风险本事,在管理上是可行的,在经济上是合理的,交安委组建后,对开发区和社会都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推荐访问: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论文5000字 机电一体化 专业毕业论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