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捷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初中化学实验改进建议论文13篇(范文推荐)

发布时间:2023-11-03 18:40:06 来源:网友投稿

初中化学实验改进建议论文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基本特征。虽然在中考实验的考察不是特别重,但我们老师作为从培养从的角度,应该要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化学实验改进建议论文13篇,供大家参考。

初中化学实验改进建议论文13篇

初中化学实验改进建议论文篇1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基本特征。虽然在中考实验的考察不是特别重,但我们老师作为从培养从的角度,应该要重视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让学生在操作中学习,在学习中操作,不断地进行操作感悟后,学生就不仅仅学到的是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了解了知识的生成过程。那么如何让学生掌握好实验这个学习化学学科的基本手段,是作为教师的我们的必修课,我是在以下几个方面培养的:

一、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现象的能力

学生喜欢化学这个学科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课堂上能看见一些实验现象,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那么在进行试验的时候就要有针对性的训练学生对于现象的观察和描述的一些能力的培养,比如:在进行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学生对于这个实验的现象都能够观察到,但是当你问到他,有什么现象的时候会出现这么几个问题:火焰颜色描述不准确,对于是否有放热现象容易忽略,对于生成物的典型性质缺乏思想准备容易忽略,对于实验的注意事项,比如瓶中的水,没有观察到。那么我采取的方式是先把实验现象进行简单归类,最好能总结出口诀之类的技巧性手段,比如:燃烧的反应可以遵循“一光(火焰)、二热、三生成”的`宗旨来描述,这样既有观察和描述的层次性,也不容易遗漏重要的现象,还能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让学生能够达到:想看、会看、能说、说对。

二、培养学生动手做实验的能力

当学生对于实验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他们不满足于看老师做演示实验,很想动手自己做实验,这是一个非常好让学生进一步喜欢化学,掌握化学学习技巧的现象,但是这个时候学生的脑海中还只是有一些零散的实验基本操作的能力,还不具备独立完成完整实验的能力,所以这个时候要给与学生简单的验证性实验来完善他们的实验技能,并且培养他们实验的条理性和对注意事项的把握,以及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比如:在进行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中,学生要按照“连、查、装、定、点、收、离、熄”这么八个步骤来进行实验,让学生明白一般制取气体实验的基本流程,还能够让学生在每一步都能把该步骤的注意事项加以把握,如:为什么要检查装置气密性?如何检查装置气密性?最后为什么要先把导气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如果步骤相反会造成什么后果?这些注意的重点内容,让学生做一遍实验,哪怕是付出一个试管的代价,也比我们教师在课堂上讲学生容易接受,印象深刻。做实验不仅仅培养学生的实验技巧,也是培养学生深入研究实验内在联系以及相互合作完成实验的能力,对于构建一个合作学习的模式是有相当帮助的。在这项活动中,实验用品是购买的可食用的柠檬酸和小苏打,为验证口感允许学生品尝少量的自制饮料,但是饮用过量对身体有害,要有效地提醒和监督学生。学生可以发现使用过多的小苏打或柠檬酸会影响饮料的口感。如果过量使用柠檬酸,饮料口味太酸。如果过量使用小苏打,饮料口味太淡,因为小苏打与柠檬酸的反应是为饮料起加味作用的。

三、培养学生根据要求设计实验的能力

当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能够做出一些验证性实验的时候,那他们已经基本上掌握了化学学习的手段,可以利用这些手段开获取更多的知识,开拓自己的视野了,这时就应该不局限与书本,把生活中的一些实例当成研究对象,通过实验,解释一些现象,那么这时,学生又需要掌握设计一个或一组实验的能力了,这并不仅仅是娱乐性质的,中考中也是有这种实验探究的题型出现,而且一直是失分的主要内容。实际一个探究实验的过程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很多的步骤和知识,这时候需要先掌握探究的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比如我们经常遇到的氢氧化钠变质的问题,就可以让学生进行探究,首先简单的探究,有没有变质,这个实验就很简单了,就是加入稀盐酸就可以证明;随后可以进行深层次的探究,是全部变质、部分变质还是没有变质,这样就增加了一些难度,也能够培养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严谨科学态度。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很多内容,以上只是我的一点自己的想法和不成熟的实践经验,我会在以后的工作中加强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喜爱化学,喜爱实验,乐于实验。

初中化学实验改进建议论文篇2

新课标指出,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实验正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在化学教学中,实验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可以让学生学习获得新知识,验证巩固原有知识,更加重要的是它还能让学生学会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实验的这种作用是其它教育无法替代的。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如何选好实验,用好实验,做好实验,充分发挥实验的探究功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应是化学教师教学研究的课题。

一 、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体现实验活动情

实验能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科学的发现过程,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此,教师要尽可能地创设实验,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例如,在“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与实践”教学时,首先引导学生对比分析氧气和氢气的制取装置,得出设计气体制取装置的一般思路,然后根据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由学生自主设计并动手装配一套最满意的装置,组装完毕后召开“设计装置展示会”,再由各组骨干同学作为推介员介绍其装置的优点,最后由全班学生作出评价。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调动学生创造性思维和积极性。 在学生这些自主探究过程中,要经常提出一些能激发学生创造欲望和创造兴趣的问题,尽量给学生多一些动手的机会,让学生在手脑并用的活动中迸发出创造的火花来。

二、适当增加规律实验 提高学生探究能力

在实际教学中,可以根据需要,适当补充一些实验,既可以增加学生的动手机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可以提高实验的探索性。例如,在“酸溶液与金属氧化物反应”这一环节教学中,可以补充由学生分组做氧化铜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的实验,原料易得,实验易做,并且现象明显。通过这个实验和铁绣的主要成分氧化铁与稀盐酸、稀硫酸的反应实验,更能使学生理解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的规律,便于学生得到和掌握规律。又例如,在“碱溶液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这个教学环节中,可以补充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硫反应的实验,先做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按要求闻气味,再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振荡后再闻气味。这个实验,既可以让学生得出碱溶液能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反应的规律,又可以加强环保教育, 强化环保意识。同时教育学生,对生产生活和化学实验造成的环境污染,只要我们采取恰当的措施,就可以防止或减少污染,这样既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又能使学生所学知识更系统化深刻化,效果非常好。

三 、 恰当改进实验方案 丰富学生实验情感

我国著名无机化学家戴安邦说过,实验室是培养全面化学人才的最好场所。由此,化学实验在化学探究和学习中所起的作用非同一般。挖掘和开发化学实验在化学探究性学习中的功能,对于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意义极大。新课程新理念也认为,要重视知识与能力的协调发展。让学生亲历实验过程,不管实验成功与否,目的在于让学生体悟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例如,“用5%的过氧化氢溶液加热分解放出氧气”实验中,可用带火星的小木条检验,会观察到小木条复燃的现象。然而我们的实验却不能观察到这样的现象,看不到火星变旺,而发现会熄灭。是什么原因呢?它是由过氧化氢溶液浓度引起的,还是由于分解产物中有大量水蒸气造成的呢?让学生分组去探究。一组可试验10%、15%、20%等多种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一组可加长导管,待生成的水蒸气冷却后,再用带火星的小木条去测试。结果发现原因均存在。于是引导学生去改进这一方案。方案一:使用20%的过氧化氢溶液,加热温度不要太高,尽量减少水分蒸发,有大量气泡冒出时,把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入即可;方案二:生成的气体通过盛有生石灰(或碱石灰)的干燥管,再用带火星的小木条去检验。

总之,化学实验能让每一个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多姿多彩、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化学,积极探究化学的奥秘,形成持续的化学兴趣,增强学好化学的自信心;也能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平等的学习动手的机会,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更能让每一个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去体验探究性学习的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在科学探究实践中逐渐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初中化学实验改进建议论文篇3

新课程改革中制定的新课程标准对学生培养目的的叙述为:“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要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就必须让学生进行科学探究,而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并且学生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也是学习化学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所以笔者认为,新的课程标准对我们化学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应加强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在实际化学实验教学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精心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

要认真研究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化学这本书的实验,分析实验目的,研究实验特点和理解学生认知上的不平等,从而巧设实验,在学生心理上造成悬念,以唤醒学生要求投入实验的迫切愿望,进而引领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实验,这在实验教学中显得非常重要。

如:在学习第二单元课题2《氧气的性质》的[实验2-3]时,教师可以先演示硫磺在空气中的燃烧,并让学生认真观察现象并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来。教师马上提出问题:硫磺在氧气中燃烧又会有什么现象呢?它与空气中燃烧的现象相同吗?如果不同,那又是为什么呢?这就在学生的心理上造成了悬念,学生迫切需要观察到硫磺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此时,教师就可规范地演示硫磺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此时此刻的学生,无不处于极度的兴奋之中,在这种情境下,让学生描述实验现象、理解实验注意事项以及对比理解物质在空气中和在氧气中燃烧现象不同的原因,可谓是轻而易举。这一课学生在兴奋中开始,势必就可以取得一个让学生印象深刻的最佳教学效果。

二、改进实验内容教学方式,增强实验教学效果

为了让实验教学真正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我尝试性地改变了一些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某些演示实验改为部分学生参与的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从而增大了学生的实验量,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进行实验尝试,这样做的教学效果非常好。

变演示实验为部分学生演示实验。

这种做法就是将教材中难度不太大、实验过程比较简单安全的实验让部分学生来演示,当然实验前要先让学生预习该实验,有时可以让要进行实验的同学预做该实验,充分掌握实验后才进行。

例如:在处理教材第三单元课题1《水的组成》的[实验3-1]内容时,我让四个学生上讲台亲自演示水电解的实验,并且验证实验的产物。演示实验经过如此改进后,课堂气氛明显活跃了,讲台上下的学生个个精神抖擞,情绪高昂,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变演示实验为学生实验。

这种做法就是将教材中比较简单、安全、药品消耗量不大、过程不复杂的实验让学生在实验室中亲自动手尝试。例如:在处理教材第五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的两个活动与探究实验时,我将学生领进实验室,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白磷在密闭容器里跟空气中的氧气的反应,再让学生自己做一个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在托盘天平上进行硫酸铜溶液和铁钉的反应,让学生在实验中真切地感受到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时,其反应物的质量总和确实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相等。然后又让学生在托盘天平上做一个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根据天平指针的偏移情况,寻找质量关系,分析确认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等等。通过以上实验和分析,学生在这一堂课上对“质量守恒”这一定律的内涵有了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很自然地对下一课题化学方程式的配平作好了铺垫。

学生实验,我也作了一些尝试,变过去的“预习、按实验步骤完成实验、填写实验报告、进行问题的讨论、评价与交流”的程序为:“做好预习报告,充分设计好自己想做的实验,交老师审核批准后,进入实验室可按自己的意愿进行分组实验,实验过程中各组分别记录自己的实验现象,寻找自己的问题,然后各自解决”。实验时,教师在实验室巡视引导,解决一些难度较大的共性问题,课后学生完成实验报告。例如:教材中学生实验《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我就是按照这种思路放手给学生做的(当然,选择这个实验进行尝试,是因为这个实验安全、可靠)。实验的头两天便告诉学生,此实验可自由设计,但不能离题,设计时许多同学对二氧化碳的制取没有做太多的变动,但在性质实验中却作了很大的调整和改动。在自行设计实验时有少数同学别出心裁,所列出的提纲远远超出了教材要求的步骤:有的增加了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性验证实验;有的想亲自验证课本给出的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的实验;有的想用小动物做一个验证二氧化碳不可以帮助呼吸的实验;有的想做实验室制得的二氧化碳与人呼出的二氧化碳的异同的实验;有的同学受我上课时的启发,建议老师可否同意他们用石蕊试液先制几朵小花,来完成“紫花复活”的实验。当然,课本中要求的实验他们也不能放过。在做计划的时候许多同学将一节课的实验设计得两课时也完成不了,甚至有同学明确向老师提出要求:这个实验用两个课时来完成。虽然不太符合实际,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学生们对化学实验的兴趣。为了鼓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尽量满足学生们的要求,建议学校开放实验室。首次有这样自由的机会,在实验室里学生们兴奋得不得了,课后频频向老师要求:“下次还这样实验行吗?”在课后的书面信息反馈中,我惊喜地发现,同学们在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方面确实有更深的认识和理解,实验超出了预期的效果。

总之,只要我们认真研究化学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实验内容,同时认真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地按照学生的学习心理、生理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教学原则去进行中学化学实验教学,切实提高实验教学效率是不难的。

初中化学实验改进建议论文篇4

一、创新课堂探究实验,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在初中化学教材中,有很多实验很神奇,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够利用这些资源,创新探究实验,引导学生进入到观察、猜想、探究、分析的过程中,利用相关化学原理进行实验现象解释,这对于发展学的探究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在课堂探究性实验开展中,教师要能够为学生提供实验的机会,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提出大胆的猜想,鼓励学生积极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能够进行相关操作,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原理,以促进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发挥,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这对于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发展学生实验素养具有积极的作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做课本中的一些实验,比如,在学习分子不断运动之后,引导学生开展“魔棒生烟”的实验,教师为学生提供实验材料,指导学生根据教材开展实验活动。再比如,在教学“燃烧的条件”的内容后,教师引导学生做“魔棒点灯”的实验,做“烧不坏的手绢”的实验,通过引导学生自己做实验,发展学生的独立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效提升学生的化学素养。

二、教学联系生活,积极引导学生做一些家庭小实验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能够有效地把教学内容与生活内容结合起来,能够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化学原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引导学生能够在知识学习之后,进行一些家庭小实验,巩固消化吸收知识,创造性地应用知识为生活服务,这对于有效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提升学生的知识迁移和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都具有积极的作用,对于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意义重大。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联系生活,引导学生做一些家庭下实验,促进学生有效发展。设置家庭小实验,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1、实验要能够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基本技能;

2、实验要能够有效与生活内容结合,培养学生利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3、实验要具有探究性,能够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同时要简单。

只有这样的实验设计,才符合初中生的能力水平,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实验兴趣,促进学生探究实验能力的发展。比如,引导学生通过家庭小实验探究蜡烛的组成元素、性质、以及蜡烛在倒扣玻璃杯中熄灭的原因。引导学生探究选择药品及鸡蛋壳放在盛醋的玻璃杯中,并在杯中放一只点燃的蜡烛的实验,通过实验使学生对二氧化碳的性质有深入的认识,等等。在新知识学习后,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做一些简单的小实验,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深入的了解,同时不断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学生能够应用所学,分析思考探究生活中的现象,问题,这对于有效拓展化学实验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

三、设置课题,发展学生的合作探究实验能力

在化学领域,有一部分实验凭着个人的努力可以独立完成,但有些实验是需要集体的智慧才能实现的,因此,作为一名化学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个体实验能力的培养,同时还需要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发展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而设置课题,在课题引导下,使学生分成兴趣小组开展实验活动,这对于发展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设置课题的方式有两种,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发现,确立课题,几个人结合成兴趣小组,针对课题,开展探究性实验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筛选出探究的课题,需要大胆提出假设,进行资料的搜集整理,需要对相关信息进行有效处理,选择实验方案,通过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都能得到发展。

另外,教师也可以设置课题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性试验,比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当地水资源的污染状况进行调查,分析解决问题的策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研究当地的水资源利用情况,污染情况,需要对相关监测情况进行调查,测定当地水及河流的PH值,提出防治水污染的策略,学生需要开展合作实验,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探究能力都能得到发展。总之,化学探究性实验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科学地对化学探究性实验进行设置,重视探究性实验的教学应用,不仅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化学学习兴趣,开拓学生视野,促进学生对相关化学原理进行有效的认识和理解,更能够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实验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对于促进学生化学素养和实验素养的提升都具有重大价值,因此,在初中化学教学中,一定要重视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开展,精心设计实验方案,通过探究性实验教学有效推动化学教学的发展。

初中化学实验改进建议论文篇5

新课程改革中制定的新课程标准对学生培养目的的叙述为:“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要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就必须让学生进行科学探究,而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并且学生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也是学习化学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所以笔者认为,新的课程标准对我们化学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应加强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在实际化学实验教学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精心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

要认真研究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化学这本书的实验,分析实验目的,研究实验特点和理解学生认知上的不平等,从而巧设实验,在学生心理上造成悬念,以唤醒学生要求投入实验的迫切愿望,进而引领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实验,这在实验教学中显得非常重要。

如:在学习第二单元课题2《氧气的性质》的[实验2-3]时,教师可以先演示硫磺在空气中的燃烧,并让学生认真观察现象并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来。教师马上提出问题:硫磺在氧气中燃烧又会有什么现象呢?它与空气中燃烧的现象相同吗?如果不同,那又是为什么呢?这就在学生的心理上造成了悬念,学生迫切需要观察到硫磺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此时,教师就可规范地演示硫磺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此时此刻的学生,无不处于极度的兴奋之中,在这种情境下,让学生描述实验现象、理解实验注意事项以及对比理解物质在空气中和在氧气中燃烧现象不同的原因,可谓是轻而易举。这一课学生在兴奋中开始,势必就可以取得一个让学生印象深刻的最佳教学效果。

二、改进实验内容教学方式,增强实验教学效果

为了让实验教学真正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我尝试性地改变了一些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某些演示实验改为部分学生参与的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从而增大了学生的实验量,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进行实验尝试,这样做的教学效果非常好。

变演示实验为部分学生演示实验。

这种做法就是将教材中难度不太大、实验过程比较简单安全的实验让部分学生来演示,当然实验前要先让学生预习该实验,有时可以让要进行实验的同学预做该实验,充分掌握实验后才进行。

例如:在处理教材第三单元课题1《水的组成》的[实验3-1]内容时,我让四个学生上讲台亲自演示水电解的实验,并且验证实验的产物。演示实验经过如此改进后,课堂气氛明显活跃了,讲台上下的学生个个精神抖擞,情绪高昂,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变演示实验为学生实验。

这种做法就是将教材中比较简单、安全、药品消耗量不大、过程不复杂的实验让学生在实验室中亲自动手尝试。例如:在处理教材第五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的两个活动与探究实验时,我将学生领进实验室,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白磷在密闭容器里跟空气中的氧气的反应,再让学生自己做一个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在托盘天平上进行硫酸铜溶液和铁钉的反应,让学生在实验中真切地感受到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时,其反应物的质量总和确实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相等。然后又让学生在托盘天平上做一个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根据天平指针的偏移情况,寻找质量关系,分析确认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等等。通过以上实验和分析,学生在这一堂课上对“质量守恒”这一定律的内涵有了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很自然地对下一课题化学方程式的配平作好了铺垫。

学生实验,我也作了一些尝试,变过去的“预习、按实验步骤完成实验、填写实验报告、进行问题的讨论、评价与交流”的程序为:“做好预习报告,充分设计好自己想做的实验,交老师审核批准后,进入实验室可按自己的意愿进行分组实验,实验过程中各组分别记录自己的实验现象,寻找自己的问题,然后各自解决”。实验时,教师在实验室巡视引导,解决一些难度较大的共性问题,课后学生完成实验报告。例如:教材中学生实验《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我就是按照这种思路放手给学生做的(当然,选择这个实验进行尝试,是因为这个实验安全、可靠)。实验的头两天便告诉学生,此实验可自由设计,但不能离题,设计时许多同学对二氧化碳的制取没有做太多的变动,但在性质实验中却作了很大的调整和改动。在自行设计实验时有少数同学别出心裁,所列出的提纲远远超出了教材要求的步骤:有的增加了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性验证实验;有的想亲自验证课本给出的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的实验;有的想用小动物做一个验证二氧化碳不可以帮助呼吸的实验;有的想做实验室制得的二氧化碳与人呼出的二氧化碳的异同的实验;有的同学受我上课时的启发,建议老师可否同意他们用石蕊试液先制几朵小花,来完成“紫花复活”的实验。当然,课本中要求的实验他们也不能放过。在做计划的时候许多同学将一节课的实验设计得两课时也完成不了,甚至有同学明确向老师提出要求:这个实验用两个课时来完成。虽然不太符合实际,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学生们对化学实验的兴趣。为了鼓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尽量满足学生们的要求,建议学校开放实验室。首次有这样自由的机会,在实验室里学生们兴奋得不得了,课后频频向老师要求:“下次还这样实验行吗?”在课后的书面信息反馈中,我惊喜地发现,同学们在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方面确实有更深的认识和理解,实验超出了预期的效果。

总之,只要我们认真研究化学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实验内容,同时认真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地按照学生的学习心理、生理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教学原则去进行中学化学实验教学,切实提高实验教学效率是不难的。

初中化学实验改进建议论文篇6

一、创新课堂探究实验,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在初中化学教材中,有很多实验很神奇,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够利用这些资源,创新探究实验,引导学生进入到观察、猜想、探究、分析的过程中,利用相关化学原理进行实验现象解释,这对于发展学的探究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在课堂探究性实验开展中,教师要能够为学生提供实验的机会,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提出大胆的猜想,鼓励学生积极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能够进行相关操作,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原理,以促进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发挥,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这对于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发展学生实验素养具有积极的作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做课本中的一些实验,比如,在学习分子不断运动之后,引导学生开展“魔棒生烟”的实验,教师为学生提供实验材料,指导学生根据教材开展实验活动。再比如,在教学“燃烧的条件”的内容后,教师引导学生做“魔棒点灯”的实验,做“烧不坏的手绢”的实验,通过引导学生自己做实验,发展学生的独立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效提升学生的化学素养。

二、教学联系生活,积极引导学生做一些家庭小实验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能够有效地把教学内容与生活内容结合起来,能够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化学原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引导学生能够在知识学习之后,进行一些家庭小实验,巩固消化吸收知识,创造性地应用知识为生活服务,这对于有效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提升学生的知识迁移和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都具有积极的作用,对于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意义重大。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联系生活,引导学生做一些家庭下实验,促进学生有效发展。设置家庭小实验,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1、实验要能够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基本技能;

2、实验要能够有效与生活内容结合,培养学生利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3、实验要具有探究性,能够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同时要简单。

只有这样的实验设计,才符合初中生的能力水平,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实验兴趣,促进学生探究实验能力的发展。比如,引导学生通过家庭小实验探究蜡烛的组成元素、性质、以及蜡烛在倒扣玻璃杯中熄灭的原因。引导学生探究选择药品及鸡蛋壳放在盛醋的玻璃杯中,并在杯中放一只点燃的蜡烛的实验,通过实验使学生对二氧化碳的性质有深入的认识,等等。在新知识学习后,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做一些简单的小实验,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深入的了解,同时不断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学生能够应用所学,分析思考探究生活中的现象,问题,这对于有效拓展化学实验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

三、设置课题,发展学生的合作探究实验能力

在化学领域,有一部分实验凭着个人的努力可以独立完成,但有些实验是需要集体的智慧才能实现的,因此,作为一名化学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个体实验能力的培养,同时还需要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发展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而设置课题,在课题引导下,使学生分成兴趣小组开展实验活动,这对于发展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设置课题的方式有两种,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发现,确立课题,几个人结合成兴趣小组,针对课题,开展探究性实验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筛选出探究的课题,需要大胆提出假设,进行资料的搜集整理,需要对相关信息进行有效处理,选择实验方案,通过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都能得到发展。

另外,教师也可以设置课题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性试验,比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当地水资源的污染状况进行调查,分析解决问题的策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研究当地的水资源利用情况,污染情况,需要对相关监测情况进行调查,测定当地水及河流的PH值,提出防治水污染的策略,学生需要开展合作实验,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探究能力都能得到发展。总之,化学探究性实验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科学地对化学探究性实验进行设置,重视探究性实验的教学应用,不仅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化学学习兴趣,开拓学生视野,促进学生对相关化学原理进行有效的认识和理解,更能够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实验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对于促进学生化学素养和实验素养的提升都具有重大价值,因此,在初中化学教学中,一定要重视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开展,精心设计实验方案,通过探究性实验教学有效推动化学教学的发展。

初中化学实验改进建议论文篇7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基本特征。虽然在中考实验的考察不是特别重,但我们老师作为从培养从的角度,应该要重视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让学生在操作中学习,在学习中操作,不断地进行操作感悟后,学生就不仅仅学到的是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了解了知识的生成过程。那么如何让学生掌握好实验这个学习化学学科的基本手段,是作为教师的我们的必修课,我是在以下几个方面培养的:

一、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现象的能力

学生喜欢化学这个学科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课堂上能看见一些实验现象,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那么在进行试验的时候就要有针对性的训练学生对于现象的观察和描述的一些能力的培养,比如:在进行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学生对于这个实验的现象都能够观察到,但是当你问到他,有什么现象的时候会出现这么几个问题:火焰颜色描述不准确,对于是否有放热现象容易忽略,对于生成物的典型性质缺乏思想准备容易忽略,对于实验的注意事项,比如瓶中的水,没有观察到。那么我采取的方式是先把实验现象进行简单归类,最好能总结出口诀之类的技巧性手段,比如:燃烧的反应可以遵循“一光(火焰)、二热、三生成”的`宗旨来描述,这样既有观察和描述的层次性,也不容易遗漏重要的现象,还能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让学生能够达到:想看、会看、能说、说对。

二、培养学生动手做实验的能力

当学生对于实验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他们不满足于看老师做演示实验,很想动手自己做实验,这是一个非常好让学生进一步喜欢化学,掌握化学学习技巧的现象,但是这个时候学生的脑海中还只是有一些零散的实验基本操作的能力,还不具备独立完成完整实验的能力,所以这个时候要给与学生简单的验证性实验来完善他们的实验技能,并且培养他们实验的条理性和对注意事项的把握,以及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比如:在进行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中,学生要按照“连、查、装、定、点、收、离、熄”这么八个步骤来进行实验,让学生明白一般制取气体实验的基本流程,还能够让学生在每一步都能把该步骤的注意事项加以把握,如:为什么要检查装置气密性?如何检查装置气密性?最后为什么要先把导气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如果步骤相反会造成什么后果?这些注意的重点内容,让学生做一遍实验,哪怕是付出一个试管的代价,也比我们教师在课堂上讲学生容易接受,印象深刻。做实验不仅仅培养学生的实验技巧,也是培养学生深入研究实验内在联系以及相互合作完成实验的能力,对于构建一个合作学习的模式是有相当帮助的。在这项活动中,实验用品是购买的可食用的柠檬酸和小苏打,为验证口感允许学生品尝少量的自制饮料,但是饮用过量对身体有害,要有效地提醒和监督学生。学生可以发现使用过多的小苏打或柠檬酸会影响饮料的口感。如果过量使用柠檬酸,饮料口味太酸。如果过量使用小苏打,饮料口味太淡,因为小苏打与柠檬酸的反应是为饮料起加味作用的。

三、培养学生根据要求设计实验的能力

当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能够做出一些验证性实验的时候,那他们已经基本上掌握了化学学习的手段,可以利用这些手段开获取更多的知识,开拓自己的视野了,这时就应该不局限与书本,把生活中的一些实例当成研究对象,通过实验,解释一些现象,那么这时,学生又需要掌握设计一个或一组实验的能力了,这并不仅仅是娱乐性质的,中考中也是有这种实验探究的题型出现,而且一直是失分的主要内容。实际一个探究实验的过程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很多的步骤和知识,这时候需要先掌握探究的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比如我们经常遇到的氢氧化钠变质的问题,就可以让学生进行探究,首先简单的探究,有没有变质,这个实验就很简单了,就是加入稀盐酸就可以证明;随后可以进行深层次的探究,是全部变质、部分变质还是没有变质,这样就增加了一些难度,也能够培养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严谨科学态度。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很多内容,以上只是我的一点自己的想法和不成熟的实践经验,我会在以后的工作中加强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喜爱化学,喜爱实验,乐于实验。

初中化学实验改进建议论文篇8

摘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为让实验充分发挥其教学功能,根据教学需要对化学实验进行改进和完善。

关键词:化学实验;科学探究;改进

我国著名化学家戴安邦曾说过:“化学实验教学是实施全面化学教育的一种最有效的形式。”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化学教学中更应充分应用实验这一手段。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概念,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学习方法。但教材中的实验由于受到教学资源或其他因素影响,往往达不到设计的效果。我们不仅仅要做实验,更应改进实验教学,探索实验方法,完善实验理论。在多年的一线教学中,我对几个实验进行了改进,在实际教学中效果不错,与大家探讨。

一、实验名称:不纯氢气爆炸

1.改进原因:

九年级化学教材上册实验7-2。目的是演示可燃性气体粉尘与空气混合点燃可能发生爆炸。此实验演示过程中容易出现以下问题:

(1)不易成功。

(2)操作过程繁琐。

(3)有一定危险性。

(4)污染环境。为此我设计了一套爆炸实验装置。

2.实验装置图:

3.装置说明:

(1)将橡皮塞打2个小孔,插入两根铜丝,小头在上固定在铁架上,上端铜丝弯曲,距离约0.5mm,下端铜丝用导线分别与废旧打火机压电陶瓷的两极连接。

(2)使用时,用小塑料瓶在实验室收集爆鸣气,塞上瓶塞倒立移至实验现场,去掉瓶塞,塞上带导线的橡皮塞,然后按下打火机即可。

4.改进意义:

(1)现象明显(声音大,有火光,塑料瓶飞出很远)。

(2)安全(塑料瓶飞出方向可调),环保。

(3)操作简单,成功率100%。

(4)此实验既可演示爆炸的危害,也是对氢气知识的延伸和拓展。

二、实验名称:简易灭火器———灭火器原理演示

1.改进原因:

九年级化学教材上册P130探究实验———灭火器原理演示,在实验中易出现以下问题:

(1)操作较复杂。

(2)存在安全隐患(冲开瓶塞,玻璃仪器破损)。

(3)喷射现象不够明显。

2.改进装置图:

3.装置说明:

(1)将大饮料瓶塞打孔,安装废旧轮胎上的气门芯,将废旧试管两支栓上棉线放入塑料瓶中。

(2)实验时,先将塑料瓶内装入约1/4碳酸氢钠浓溶液,然后向两支试管中装入浓盐酸,将废纸在废旧铁盆中点燃,在2米外将塑料瓶倾斜,喷口对准火堆即可。

4.改进意义:

(1)安全,不会破裂、爆炸,喷出水流方向易于控制。

(2)操作简单,倾斜即可。

(3)现象明显,喷射水流可达2-3米,灭火效果好。

(4)材料易得,废物利用,可重复使用。

三、实验名称:分子运动现象

1.改进原因:

九年级化学教材上册P49探究实验———分子运动现象。实验过程中现象明显,但需要时间较长,需要药品用量较大,实验体现分子运动的过程不够形象、直观,趣味性不强。

2.改进装置图:

3.装置说明:

(1)用细铁丝做成一棵小树,放在瓷井穴板上,在树上点缀用棉球做成的花朵。

(2)实验时,棉球上滴加酚酞溶液,然后在瓷井穴板中滴加少量浓氨水,用一只大烧杯罩住小树即可。

4.改进意义:

(1)反应迅速现象明显,趣味性强。

(2)小花从小至上依次变红,形象直观,展示氨分子从瓷井穴板向四周运动的过程。

(3)更换棉球后,装置可重复使用,且药品用量少。

四、实验内容:燃烧的条件

1.改进原因

九年级化学教材上册实验7-1,探究燃烧的条件。该实验存在以下不足:

(1)白磷在铜片上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污染环境,危害学生。

(2)需边制取边通入氧气,操作较复杂。

(3)用导气管向水中白磷吹氧气易造成白磷位移,燃烧不够连续,甚至造成白磷浮出水面。

2.改进装置图:

3.装置说明:

(1)用一只大烧杯罩住铜片上的白磷和红磷。

(2)用一支大试管收集一试管空气或氧气,然后管口向下伸入热水中,罩住白磷。

4.改进意义:

(1)铜片上的白磷燃时,用大烧杯罩住。燃烧现象明显,不会造成白烟外逸,安全环保。

(2)用收集有空气或氧气的大试管伸入水中罩住白磷,操作简单,白磷在水中燃烧现象明显,持续时间长,且白烟不会外逸。

参考文献

[1]蔡亚萍.中学化学实验设计与教学论(2005年版)[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8-11

[2]肖常磊,钱杨义.中学化学实验教学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46-53

[3]侯向阳,高楼军,李东升等.物理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实践与再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11)

初中化学实验改进建议论文篇9

摘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为让实验充分发挥其教学功能,根据教学需要对化学实验进行改进和完善。

关键词:化学实验;科学探究;改进

我国著名化学家戴安邦曾说过:“化学实验教学是实施全面化学教育的一种最有效的形式。”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化学教学中更应充分应用实验这一手段。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概念,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学习方法。但教材中的实验由于受到教学资源或其他因素影响,往往达不到设计的效果。我们不仅仅要做实验,更应改进实验教学,探索实验方法,完善实验理论。在多年的一线教学中,我对几个实验进行了改进,在实际教学中效果不错,与大家探讨。

一、实验名称:不纯氢气爆炸

1.改进原因:

九年级化学教材上册实验7-2。目的是演示可燃性气体粉尘与空气混合点燃可能发生爆炸。此实验演示过程中容易出现以下问题:

(1)不易成功。

(2)操作过程繁琐。

(3)有一定危险性。

(4)污染环境。为此我设计了一套爆炸实验装置。

2.实验装置图:

3.装置说明:

(1)将橡皮塞打2个小孔,插入两根铜丝,小头在上固定在铁架上,上端铜丝弯曲,距离约0.5mm,下端铜丝用导线分别与废旧打火机压电陶瓷的两极连接。

(2)使用时,用小塑料瓶在实验室收集爆鸣气,塞上瓶塞倒立移至实验现场,去掉瓶塞,塞上带导线的橡皮塞,然后按下打火机即可。

4.改进意义:

(1)现象明显(声音大,有火光,塑料瓶飞出很远)。

(2)安全(塑料瓶飞出方向可调),环保。

(3)操作简单,成功率100%。

(4)此实验既可演示爆炸的危害,也是对氢气知识的延伸和拓展。

二、实验名称:简易灭火器———灭火器原理演示

1.改进原因:

九年级化学教材上册P130探究实验———灭火器原理演示,在实验中易出现以下问题:

(1)操作较复杂。

(2)存在安全隐患(冲开瓶塞,玻璃仪器破损)。

(3)喷射现象不够明显。

2.改进装置图:

3.装置说明:

(1)将大饮料瓶塞打孔,安装废旧轮胎上的气门芯,将废旧试管两支栓上棉线放入塑料瓶中。

(2)实验时,先将塑料瓶内装入约1/4碳酸氢钠浓溶液,然后向两支试管中装入浓盐酸,将废纸在废旧铁盆中点燃,在2米外将塑料瓶倾斜,喷口对准火堆即可。

4.改进意义:

(1)安全,不会破裂、爆炸,喷出水流方向易于控制。

(2)操作简单,倾斜即可。

(3)现象明显,喷射水流可达2-3米,灭火效果好。

(4)材料易得,废物利用,可重复使用。

三、实验名称:分子运动现象

1.改进原因:

九年级化学教材上册P49探究实验———分子运动现象。实验过程中现象明显,但需要时间较长,需要药品用量较大,实验体现分子运动的过程不够形象、直观,趣味性不强。

2.改进装置图:

3.装置说明:

(1)用细铁丝做成一棵小树,放在瓷井穴板上,在树上点缀用棉球做成的花朵。

(2)实验时,棉球上滴加酚酞溶液,然后在瓷井穴板中滴加少量浓氨水,用一只大烧杯罩住小树即可。

4.改进意义:

(1)反应迅速现象明显,趣味性强。

(2)小花从小至上依次变红,形象直观,展示氨分子从瓷井穴板向四周运动的过程。

(3)更换棉球后,装置可重复使用,且药品用量少。

四、实验内容:燃烧的条件

1.改进原因

九年级化学教材上册实验7-1,探究燃烧的条件。该实验存在以下不足:

(1)白磷在铜片上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污染环境,危害学生。

(2)需边制取边通入氧气,操作较复杂。

(3)用导气管向水中白磷吹氧气易造成白磷位移,燃烧不够连续,甚至造成白磷浮出水面。

2.改进装置图:

3.装置说明:

(1)用一只大烧杯罩住铜片上的白磷和红磷。

(2)用一支大试管收集一试管空气或氧气,然后管口向下伸入热水中,罩住白磷。

4.改进意义:

(1)铜片上的白磷燃时,用大烧杯罩住。燃烧现象明显,不会造成白烟外逸,安全环保。

(2)用收集有空气或氧气的大试管伸入水中罩住白磷,操作简单,白磷在水中燃烧现象明显,持续时间长,且白烟不会外逸。

参考文献

[1]蔡亚萍.中学化学实验设计与教学论(2005年版)[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8-11

[2]肖常磊,钱杨义.中学化学实验教学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46-53

[3]侯向阳,高楼军,李东升等.物理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实践与再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11)

初中化学实验改进建议论文篇10

1、实验再开发,补充实验堆强理论

说服力实验(白磷与红磷的燃烧),教材只用白磷与红磷的燃烧来学习燃烧的条件,教学时我们将实验进行再开发,提供部分器材让学生动手实验,蜡烛燃烧现象在隔绝空气和产生大量二氧化碳会对燃烧造成什么影响,采用尽可能多的方法来使正在燃烧的睹烛炝灭。学生们除了书上的方法外,还采取了用嘴吹灭、用书扇灭、用水浇灭、用剪刀剪去燃烧的烛芯等方法,这种尝试不是盲目的,而是将前面得出的结论应用在他们的具体方法中,理论的精髓在这里得以体现,通过增加这个探究实验,在思维高潮中得出燃烧的条件,这样使燃烧的条件记忆犹新。

2、再开发一续探究,给力实验原理

实验(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反应制取氧气):教材设计的实验步骤中,缺少了对“二氧化锰能否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进行探究,我们可以在实验后提出问题“是不是二氧化锰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随着问题的提出,学生产生了质疑,于是告诉学生一切以事实为根据,单独对二氧化猛加热观察二氧化锰能否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学生坚定了二氧化猛的作用,学会了催化剂的概念,催化剂新名词的神奇作用,进一步学习制取氧气,使学生在质疑中进入氧气制取原理的学习。因此,后续探究在实验教学中起了重要的作用。我们也尝试将实验进行改动,做了如下改动:⑴取2支试管,分别加人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和少量的二氧化锰,分别加热,再把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这两支试管中,观察木条是否复燃<(2)将上述过氧化氢溶液倒入装有二氧化锰的那支试管中,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木条是否复燃。经过设计,使实验探究过程更加科学严谨。实践证明进行生成性再开发,将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教学手段。

3、再开发一家庭小实验,提高学习兴趣

将教学课题延伸至课外,集巩固知识技能培养动手能力开发创新能力于一体。例:用玻璃杯代替烧杯,用饭碗等代替做蜡烛燃烧的实验,同学们都在家做了实验,有的成功,有的不成功,经过上课再次指导后,这个经过改进的演示实验最终又在家庭成功完成了,提髙了初学者对化学的热情。我们配合教学内容将实验延伸到课外,以促进所学知识的巩固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经常收集各种课外素材或者将课堂实验用家庭日常用品替代,让学生回去做为兴趣去完成,有的实验我们共同称之为“厨房化学、绿色化学、生活化学”等,既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又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尤其当实验内容与生活实践紧密结合时,积极性特高。例如:厨房里炒锅起火如何使火熄灭>高度酒为啥能燃烧,如何让它熄灭?等等,还有要求学生动手设计一个家庭实验证明蜡烛成分里有氢等。这些实验将化学知识融入生活,在开发家庭实验的中,展开学生无限的想象空间,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可以帮助学生自制仪器、寻找替代品,积极开动脑筋、因地制宜地利用一些废旧物品自行设计实验装置,自己动手制作仪器。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例如,我们让学生利用废旧的塑料眼药水瓶、塑料吸管(或用过的圆珠笔芯)组合制成多用滴管>利用装洋参丸(或草珊瑚含片)的透明真空硬塑板制成微型井六板,利用小号具支试管、塑料眼药水瓶、塑料吸管、小号离心试管等制成一套试验白磷与氧气反应的装置>利用装青霉素的小药瓶、塑料眼药水瓶、塑料吸管、装新簧片的小药瓶等制成一套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大大提髙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有些实验由于条件限制而无法完成,如一氧化碳的燃烧、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钢和氧化铁的实验,因实验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教学时我们采用课件进行演示。有些实验的成功率不够高,今后我们将继续进行研究和改进,提高这类实验的可行性、可视性和趣味性,充分发挥实验独特的教学功能。

初中化学实验改进建议论文篇11

新课标指出,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实验正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在化学教学中,实验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可以让学生学习获得新知识,验证巩固原有知识,更加重要的是它还能让学生学会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实验的这种作用是其它教育无法替代的。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如何选好实验,用好实验,做好实验,充分发挥实验的探究功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应是化学教师教学研究的课题。

一 、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体现实验活动情

实验能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科学的发现过程,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此,教师要尽可能地创设实验,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例如,在“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与实践”教学时,首先引导学生对比分析氧气和氢气的制取装置,得出设计气体制取装置的一般思路,然后根据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由学生自主设计并动手装配一套最满意的装置,组装完毕后召开“设计装置展示会”,再由各组骨干同学作为推介员介绍其装置的优点,最后由全班学生作出评价。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调动学生创造性思维和积极性。 在学生这些自主探究过程中,要经常提出一些能激发学生创造欲望和创造兴趣的问题,尽量给学生多一些动手的机会,让学生在手脑并用的活动中迸发出创造的火花来。

二、适当增加规律实验 提高学生探究能力

在实际教学中,可以根据需要,适当补充一些实验,既可以增加学生的动手机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可以提高实验的探索性。例如,在“酸溶液与金属氧化物反应”这一环节教学中,可以补充由学生分组做氧化铜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的实验,原料易得,实验易做,并且现象明显。通过这个实验和铁绣的主要成分氧化铁与稀盐酸、稀硫酸的反应实验,更能使学生理解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的规律,便于学生得到和掌握规律。又例如,在“碱溶液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这个教学环节中,可以补充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硫反应的实验,先做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按要求闻气味,再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振荡后再闻气味。这个实验,既可以让学生得出碱溶液能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反应的规律,又可以加强环保教育, 强化环保意识。同时教育学生,对生产生活和化学实验造成的环境污染,只要我们采取恰当的措施,就可以防止或减少污染,这样既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又能使学生所学知识更系统化深刻化,效果非常好。

三 、 恰当改进实验方案 丰富学生实验情感

我国著名无机化学家戴安邦说过,实验室是培养全面化学人才的最好场所。由此,化学实验在化学探究和学习中所起的作用非同一般。挖掘和开发化学实验在化学探究性学习中的功能,对于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意义极大。新课程新理念也认为,要重视知识与能力的协调发展。让学生亲历实验过程,不管实验成功与否,目的在于让学生体悟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例如,“用5%的过氧化氢溶液加热分解放出氧气”实验中,可用带火星的小木条检验,会观察到小木条复燃的现象。然而我们的实验却不能观察到这样的现象,看不到火星变旺,而发现会熄灭。是什么原因呢?它是由过氧化氢溶液浓度引起的,还是由于分解产物中有大量水蒸气造成的呢?让学生分组去探究。一组可试验10%、15%、20%等多种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一组可加长导管,待生成的水蒸气冷却后,再用带火星的小木条去测试。结果发现原因均存在。于是引导学生去改进这一方案。方案一:使用20%的过氧化氢溶液,加热温度不要太高,尽量减少水分蒸发,有大量气泡冒出时,把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入即可;方案二:生成的气体通过盛有生石灰(或碱石灰)的干燥管,再用带火星的小木条去检验。

总之,化学实验能让每一个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多姿多彩、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化学,积极探究化学的奥秘,形成持续的化学兴趣,增强学好化学的自信心;也能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平等的学习动手的机会,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更能让每一个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去体验探究性学习的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在科学探究实践中逐渐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初中化学实验改进建议论文篇12

1、实验再开发,补充实验堆强理论

说服力实验(白磷与红磷的燃烧),教材只用白磷与红磷的燃烧来学习燃烧的条件,教学时我们将实验进行再开发,提供部分器材让学生动手实验,蜡烛燃烧现象在隔绝空气和产生大量二氧化碳会对燃烧造成什么影响,采用尽可能多的方法来使正在燃烧的睹烛炝灭。学生们除了书上的方法外,还采取了用嘴吹灭、用书扇灭、用水浇灭、用剪刀剪去燃烧的烛芯等方法,这种尝试不是盲目的,而是将前面得出的结论应用在他们的具体方法中,理论的精髓在这里得以体现,通过增加这个探究实验,在思维高潮中得出燃烧的条件,这样使燃烧的条件记忆犹新。

2、再开发一续探究,给力实验原理

实验(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反应制取氧气):教材设计的实验步骤中,缺少了对“二氧化锰能否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进行探究,我们可以在实验后提出问题“是不是二氧化锰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随着问题的提出,学生产生了质疑,于是告诉学生一切以事实为根据,单独对二氧化猛加热观察二氧化锰能否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学生坚定了二氧化猛的作用,学会了催化剂的概念,催化剂新名词的神奇作用,进一步学习制取氧气,使学生在质疑中进入氧气制取原理的学习。因此,后续探究在实验教学中起了重要的作用。我们也尝试将实验进行改动,做了如下改动:⑴取2支试管,分别加人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和少量的二氧化锰,分别加热,再把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这两支试管中,观察木条是否复燃<(2)将上述过氧化氢溶液倒入装有二氧化锰的那支试管中,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木条是否复燃。经过设计,使实验探究过程更加科学严谨。实践证明进行生成性再开发,将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教学手段。

3、再开发一家庭小实验,提高学习兴趣

将教学课题延伸至课外,集巩固知识技能培养动手能力开发创新能力于一体。例:用玻璃杯代替烧杯,用饭碗等代替做蜡烛燃烧的实验,同学们都在家做了实验,有的成功,有的不成功,经过上课再次指导后,这个经过改进的演示实验最终又在家庭成功完成了,提髙了初学者对化学的热情。我们配合教学内容将实验延伸到课外,以促进所学知识的巩固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经常收集各种课外素材或者将课堂实验用家庭日常用品替代,让学生回去做为兴趣去完成,有的实验我们共同称之为“厨房化学、绿色化学、生活化学”等,既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又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尤其当实验内容与生活实践紧密结合时,积极性特高。例如:厨房里炒锅起火如何使火熄灭>高度酒为啥能燃烧,如何让它熄灭?等等,还有要求学生动手设计一个家庭实验证明蜡烛成分里有氢等。这些实验将化学知识融入生活,在开发家庭实验的中,展开学生无限的想象空间,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可以帮助学生自制仪器、寻找替代品,积极开动脑筋、因地制宜地利用一些废旧物品自行设计实验装置,自己动手制作仪器。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例如,我们让学生利用废旧的塑料眼药水瓶、塑料吸管(或用过的圆珠笔芯)组合制成多用滴管>利用装洋参丸(或草珊瑚含片)的透明真空硬塑板制成微型井六板,利用小号具支试管、塑料眼药水瓶、塑料吸管、小号离心试管等制成一套试验白磷与氧气反应的装置>利用装青霉素的小药瓶、塑料眼药水瓶、塑料吸管、装新簧片的小药瓶等制成一套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大大提髙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有些实验由于条件限制而无法完成,如一氧化碳的燃烧、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钢和氧化铁的实验,因实验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教学时我们采用课件进行演示。有些实验的成功率不够高,今后我们将继续进行研究和改进,提高这类实验的可行性、可视性和趣味性,充分发挥实验独特的教学功能。

初中化学实验改进建议论文篇13

一、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在某次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课堂上,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沟通能力等指标将全班42个学生分为6组,每组7人,男女生和优差生混合,组长擅长组织,发言的人擅长表达。6个小组的整体水平相差无几,按长方形围坐在一起,方便接下来的讨论。教师的定位是课堂的整体掌控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一)学习目标

根据教学要求和教材内容,合理制订课堂教学目标,容易掌握的可一笔带过,难度较大的要细分。本节课的目标有两个,一是熟悉CO2的物理化学性质,二是掌握制取CO2的方法,并能够独立操作完成实验。重点在于CO2的性质以及与其他元素及物质的反应,难点在于如何正确设计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并独立完成任务。

(二)个人思考

在明确教学任务后,学生首先应阅读教材,了解基本知识,比如CO2的气味、颜色、密度等,CO2与水会有什么反应,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会有什么变化。有学生自己动手就能够解决这些问题,发现石蕊试液在CO2中会变颜色,可干燥的石蕊试纸在CO2中没有出现任何改变。将这个疑问记录下来,留在小组讨论时解决。

(三)小组合作

每组7个人围在一起,先集体表述了关于CO2的基本信息,各自将没弄懂的地方说出来。组长尽量由优秀生担任,可以把握其他组员的大致情况,并能够将大家的疑问加以归纳总结,指出最根本的地方,由记录员详细记好。在此过程中,组长的任务极为重要,与教师相似也是起引导作用。可指定组员发言,并指出自己认为易错的地方,确保组员不会犯错。对于组员提出的问题,因为每个人的知识水平不同,问题难度也不相同。对于一些较简单的,可由其他组员回答,这样就很好地实现了小组内部的互动,而且有利于共同进步。

(四)实验讨论

经过小组初步讨论后,关于CO2物理化学性质的知识已基本解决。接着是本节课的重点,即如何更好地掌握CO2的实验室制法。经过讨论,确定了实验操作步骤,选择了合适的收集方法,并对各项要求和注意事项做了全面分析,接着小组分工开展实验。有观察记录员,有药品设备准备人员,有全局指挥者,有具体动手执行者。实验药品和方法有多种,如常温下稀盐酸和碳酸钠会发生反应并迅速产生CO2;酒精、木柴等含碳物质在燃烧中也有CO2产生;稀盐酸和大理石反应也会产生CO2。在操作过程中,教师应实时观察学生实验的步骤和操作情况,对于不规范的行为要加以纠正,以免出现错误。同时也利于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态度。实验完成后,组长综合组员的体会,加上记录员的详细记录,对整个实验过程做一次规范的总结。

(五)全班交流

在小组合作之后,教师要检验成果,每组派一个善于表达的学生汇报讨论成果。对于一些较简单的问题,可由学生自己进行评价,对于其中的难点、易错点和注意点,必须要加以强调。对小组讨论成果应予以鼓励表扬,如有不规范处,需耐心指出,让学生能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如此才会加深印象,并主动改正。提炼出学生讨论的精华和闪光点,并及时将信息反馈给学生。最后的评价环节也极为重要,很多教师都很容易忽略,应当引起注意。合理的评价,可帮助教师更清楚地认识到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也有利于以后教学方法的调整;对学生而言,则是对小组讨论的一个总结,因为每个人都有参与,也能够清楚地认识到自身不足以及要努力的方向。

二、结语

小组合作学习给初中学生提供了个人思考的时间和足够的锻炼机会,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并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在合作学习中,也培养了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有利于促进其全面发展,在教学中值得推广应用。

推荐访问:化学实验 改进 初中 初中化学实验改进建议论文范文 初中化学实验改进建议论文怎么写 初中化学实验改进建议论文题目 初中化学实验的改进 浅谈初中化学实验的改进与创新 初中化学实验改进后常见优点 化学实验改进意见和建议 初中化学改进实验案例 中学化学实验改进应坚持哪些原则?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

Top